晚眺松陵

洞庭渺湖水,在昔号名区。

江海此会同,波涛溢其馀。

风壤互推易,良田尽膏腴。

至今三吴地,遂为饶裕居。

虹桥犹在目,青山迥不殊。

欲访三高士,翩翩谁与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的壮丽景色和人文风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首句“洞庭渺湖水”以“渺”字形容洞庭湖的广阔无垠,给人以深远辽阔之感。接着,“在昔号名区”点出洞庭湖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引人遐想往昔的繁华景象。

“江海此会同,波涛溢其馀”两句,将洞庭湖与江海相联,描绘出湖面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壮观画面。通过“溢”字,生动地表现了湖水的充沛与浩瀚。

“风壤互推易,良田尽膏腴”则转向对土地的描述,指出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原本的风土人情发生了变化,但肥沃的土地依然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体现了大自然的慷慨与生命力的顽强。

“至今三吴地,遂为饶裕居”进一步强调了这片土地的富饶与宜居性,暗示了这里的人们因自然而得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虹桥犹在目,青山迥不殊”描绘了眼前的景致,虹桥横跨湖面,青山环绕,景色依旧美丽如初,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留恋。

最后,“欲访三高士,翩翩谁与俱”流露出诗人想要探访古代高士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寻求志同道合者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畔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山

茶经忆曾读,闻兹第一泉。

石窍注山壁,河汉通云烟。

陆羽今不见,我来还更怜。

一酌沁心骨,清风洒其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焦山

北固称名镇,金焦据世雄。

宋唐多纪胜,江汉此朝宗。

青壤空淮甸,群山拥帝宫。

登临兴不尽,惆怅暮禅钟。

形式: 五言律诗

与葛氏兄弟登蜀山阁

蜀山敞灵阁,昔为隋帝居。

迷楼今不见,禾黍遍丘墟。

惟有江南山,青青回不殊。

时运互推易,人事与之俱。

与子增感慨,不饮当何如。

形式: 古风

寓广陵寄马道长

仲默才华众所怜,汝南风壤故多贤。

海陵邂逅见吾子,怀抱相逢如昔年。

诗名不在建安下,文体亘回嬴汉先。

别来江馆几相忆,云树清秋空暮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