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丁未自中夏徂秋不雨七夕日戏成一诗简牛郎织女云

今夕知何夕,织女逢牵牛。

云軿拥高汉,仙事传风流。

人间适焦窘,龟兆生田畴。

当时大军后,皆抱糠籺忧。

我劝二星者,鹊桥无谩游。

曷不攀天河,驾浪鞭龙头。

共化油然云,白雨淋九州。

无庸事机巧,下副儿女求。

良宵幸款曲,愿尔深自谋。

无令一年中,虚烦天地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今夜是何夜,织女与牵牛相会。
银河之上云车簇拥,仙家故事流传世间。
人间正困苦,占卜预示着丰收。
那时战争之后,人们饱受饥荒之苦。
我劝告两位星辰,鹊桥相会不要轻率。
何不攀上天河,驾驭波浪驾驭龙首。
共同化作祥云,洒下白雨润泽大地。
无需追求机巧,只求人间儿女情长。
美好的夜晚,愿你们深思熟虑。
别让这一年中,徒然增添天地忧虑。

注释

知何夕:不知今夕为何时。
织女:古代神话中的女子,与牛郎相会于七夕。
牵牛:古代神话中的男子,与织女有七夕相会的传说。
云軿:神话中的云车,象征神仙出行。
焦窘:困苦、艰难。
龟兆:古人用龟甲占卜吉凶。
田畴:田地。
大军后:战乱后的社会状况。
糠籺:粗劣的食物,代指贫困。
鹊桥:民间传说中鹊鸟搭成的银河之桥,让织女和牵牛相会。
天河:银河,古代对星空的想象。
油然云:自然形成的云彩。
白雨:形容雨点洁白如玉。
机巧:巧妙的计策或技艺。
儿女:泛指人间男女。
款曲:亲切、深情。
虚烦:徒然使人心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建炎丁未自中夏徂秋不雨七夕日戏成一诗简牛郎织女》,通过对七夕之夜的想象和对民间疾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的劝诫与期待。诗中以织女逢牵牛的神话为背景,描述了天上的云軿(华丽的车驾)穿越银河的情景,暗示了神仙世界的浪漫与神秘。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人间,描绘了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的困苦,如“人间适焦窘,龟兆生田畴”,表达了百姓因战争和干旱而生活艰难,连占卜都只能带来忧虑。诗人借此机会劝告牛郎织女,不必沉迷于鹊桥相会的浪漫,应该考虑如何帮助人间解决实际问题。

他建议他们“曷不攀天河,驾浪鞭龙头”,即通过力量改变现状,让雨水滋润大地,缓解人间的苦难。诗人希望他们能化作祥云,降下甘霖,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他还提醒,这样的行动不应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愿望,而应出于对众生的关怀。

最后,诗人祝愿他们在美好的夜晚能深入思考,共同做出有利于人间的决定,不要让整个秋季因为他们的缺席而显得空虚和忧愁。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或问茉莉素馨孰优予曰素馨与茉莉香比肩但素馨叶似蔷薇而碎枝似酴醾而短大率类草花比茉莉其体质闲雅不及也

茉莉天姿如丽人,肌理细腻骨肉匀。

众叶薿薿开绿云,小蕊大花气氤氲。

素馨于时亦呈新,蓄香便未甘后尘。

独恨雷五虽洁清,珠玑绮縠终坐贫。

形式: 古风

招潘文虎

亲朋数日闻,俯仰作礼数。

既事还书斋,妙画倚庭柱。

春蚓细萦纡,知子常我顾。

坐此尘俗因,颜色阻良晤。

迟疑负中心,恍若失所遇。

新诗今鼎来,车马审留驻。

拨置或少间,尚几枉前步。

别来胸腹奇,彼此欲呈吐。

当为扫中庭,柏子香一炷。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枕上闻雪声

日落天风彻骨清,疏疏玉片舞中庭。

梦回细响鸣松竹,误作春蚕食叶声。

形式: 七言绝句

知识相问多以封州气候宽凉为言大暑中因念退之云郴之为州在岭之上中州清淑之气于是焉穷矣封州去郴又几里气候不问而知因赋此篇

退之序郴阳,水驶山不平。

中州清淑气,至此郁以停。

封州在炎方,更过郴几程。

不瘴已甚幸,谓凉兹岂情。

山穷人尽瘦,草茂虎公行。

浓云从地起,地气还相蒸。

霔雨洞洗之,十日不得清。

闭门坐小室,攲尊视馀倾。

见酒暂欢喜,孤吟步中庭。

炎燠亦何有,感恩泪纵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