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途中述怀(其二)

饥寒未必解相驱,衣食天生定有无。

量腹齑盐犹可办,遮形缯绮亦何须。

还思心累非贫贱,却为身安长惰愚。

苦行家风穷活计,大都节约是良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题为《南归途中述怀(其二)》。诗中探讨了对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思考,以及对节俭生活的推崇。

首句“饥寒未必解相驱”,提出观点,认为饥饿与寒冷并非必然相互驱动,暗示了人对于物质需求的主观性。接着,“衣食天生定有无”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规律与人的命运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预知的联系,引出对物质生活本质的反思。

“量腹齑盐犹可办,遮形缯绮亦何须”两句,通过对比简朴与奢华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节俭生活的肯定。他认为,根据自身需要准备食物(齑盐,指咸菜或腌制食品)足以维持生活,而过分追求华丽的衣物(缯绮,指丝绸等高档织物)则是不必要的。

“还思心累非贫贱,却为身安长惰愚”揭示了内心的负担与贫富无关,而在于个人的态度和生活方式。诗人认为,内心的困扰往往源自于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非贫贱本身。同时,他提醒人们要警惕懒惰与愚蠢,这些负面品质同样会阻碍个人的成长与幸福。

最后,“苦行家风穷活计,大都节约是良图”总结了全文主旨,强调了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和节俭的重要性。在诗人看来,通过节约来规划生活,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还能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是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朴实的语言,探讨了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以及节俭生活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积极意义。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南归途中述怀(其三)

独有亲恩欲报难,人间簪帔亦荣观。

尸饔已自长斋惯,列鼎何如啜菽安。

每忆临分增涕泪,应怜归到得团圞。

相依只说无生话,名利真同粪土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登润州玉山亭子感怀

廿年江上玉山亭,来往经心似送迎。

陡觉层栏增爽豁,试临落日尚峥嵘。

閒鸥逐浪仍东下,鸣雁随帆故北征。

自笑劳劳头半白,依然飘泊一书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元夕虎丘有怀闲孟子薪诸子

隔年残月虎丘看,只记欢悰忘别颜。

共道翩翩日边去,那知冉冉月中还。

遥传急鼓千灯外,独立寒云片石閒。

此夕此山无此况,对君难说此登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雨中泛舟南郊听江君长弦歌次家茂初韵

箜篌筝阮变新声,韵入三弦分外清。

遣病每思君一曲,停杯偏觉我多情。

缠绵未敢施银板,掩抑还宜合凤笙。

弹向船窗乱风雨,闇泉惊瀑一时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