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

郁郁龙象山,松柏森苍苍。

中有丹山鸟,哀鸣复回翔。

树下即方池,池旁多鸳鸯。

封缸有美酒,罗列东西厢。

新妇厨下来,徐徐捧羹汤。

长孙华蘤冠,幼孙明月珰。

再拜拜寿母,愿母举一觞。

呼潇汝来前,未言泪盈眶。

瞿瞿心目中,曷尝须臾忘!

汝父初闻丧,星奔去澄江。

露宿衣难斯,雨泣铃郎当。

沈沈永宁城,凄风摇阴房。

切脉雰乱丝,背面欹空床。

病名我不知,何由知医方?

回头看我面,眼语诸儿郎。

复指白衣冠,当作收敛装。

汝时口啖饼,学哭嬉柩旁。

为汝换锦袍,随兄爇炉香。

朝发沪州头,丹旐魂飞扬。

暮宿巴江尾,白鸡鸣悽怆。

体夫詈重棺,骑奴嘲空囊。

家有垂白母,犹待儿治丧。

遥遥二千里,如何到家乡?

明年汝兄归,捧棺交汝兄。

逝者遂已矣,存者称未亡。

我今七十三,忽忽四十霜。

食梅难得甜,啖蔗难得浆。

何图见孙曾,驩笑同此堂。

潇也奉母言,手书告其朋。

同年黄遵宪,曾历各海邦。

西俗重妇女,安居如天堂。

一簪值十万,一衣百万强。

登楼客持裾,试马夫引缰。

梦中不识役,矧乃身手当。

虽则同女身,苦乐何参商?

吁嗟三代后,女学将毋忘。

执业只箕帚,论功惟酒浆。

所托或寒微,持身备嫔嫱。

拳拳事女君,缩缩足循墙。

人权绌已甚,世情习为常。

周婆欲制礼,胡儿惟有娘。

将此语人人,人人疑荒唐。

人生于父母,犹戴日月光。

同是鞠育恩,谁能忍分张?

当时黔蜀交,塞道嗥豺狼。

驱儿就兄学,虎口儿勿惊。

黄巾动地来,捉人锁琅珰。

弃家匿深山,视盎无宿粮。

蜀姜与蜀锦,殷勤远寄将。

口书勉儿学,儿学毋怠荒。

山中多黄檗,甘苦母自尝。

母苦儿则知,不知母何望?

潇今富学行,非母曷有成。

斯实备父德,岂徒慰姑嫜。

作妇甘卑屈,为亲宜显扬。

显扬万分一,恩义终难详。

盘龙恭人诰,雕螭节孝坊。

悠悠《鹿鸣》诗,并坐歌笙簧。

歌我《述德篇》,彤管何芬芳。

持谢有母人,念兹永勿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诗中描绘了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和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的开头以“郁郁龙象山”开篇,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象征着对母亲的尊敬和怀念。接着描述了母亲身边的环境,如“松柏森苍苍”,“丹山鸟”的哀鸣,以及“方池”、“鸳鸯”等自然景象,这些都寓意着母亲的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环境。

进一步,诗人通过细致描绘家庭成员的活动,如“新妇厨下来,徐徐捧羹汤”,“长孙华蘤冠,幼孙明月珰”,“再拜拜寿母,愿母举一觞”,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以及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对母亲去世的哀悼,以及对家庭责任的传承,如“汝时口啖饼,学哭柩旁”,“为汝换锦袍,随兄爇炉香”,“逝者遂已矣,存者称未亡”。这体现了诗人对家族传统和孝道的重视。

最后,诗人通过引用典故和赞美之词,如“盘龙恭人诰,雕螭节孝坊”,“悠悠《鹿鸣》诗,并坐歌笙簧”,表达了对母亲品德的崇敬和对家庭美德的颂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对家庭责任和传统美德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马关纪事(其一)

既遣和戎使,翻贻骄倨书。

改书追玉玺,绝使复轺车。

唇齿相关谊,干戈百战馀。

所期捐细故,盟好复如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马关纪事(其二)

卅载安危系,中兴郭子仪。

屈迎回鹘马,羞引汉龙旗。

正劳司宾馆,翻惊力士椎。

存亡家国泪,凄绝病床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马关纪事(其三)

括地难偿债,台高到极天。

行筹无万数,纳币一千年。恃众忘峰虿,惊人看雀?。

伤心偿博进,十掷軏成鞬。

形式: 五言律诗

马关纪事(其四)

竟卖卢龙塞,非徒弃一州。

赵方谋六县,楚已会诸侯。

地引相牙犬,邻还已夺牛。

瓜分倘乘敝,更益后来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