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璘所作的《赠徐堂》中的片段。诗人以"小阮龙驹子"比喻徐堂,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的英姿飒爽和长途跋涉的形象。"长途拂剑归"展现出徐堂的豪迈与坚韧,仿佛他在经历艰辛旅程后,剑未离身,归来时依然威武不凡。
"毗陵三尺雪,寒满黑貂衣"两句,通过描绘毗陵(今江苏常州一带)的严冬景象,烘托出徐堂在恶劣环境中坚持前行的坚韧,他的黑貂衣上满是寒意,暗示了他旅途的艰辛和不畏严寒的精神。
接下来的诗句"骨肉行踪散,风尘客鬓稀"表达了对徐堂亲人离散、漂泊风尘的感慨,以及他因长期在外而显得容颜憔悴,但仍然保持着孤独而坚定的旅人形象。
最后两句"平原招不起,豪士竟谁依"揭示了徐堂无人可依的境况,尽管他是豪杰之士,但在茫茫人海中却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流露出一种英雄无处施展抱负的寂寥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徐堂的个性与命运,寓含了对他的敬佩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