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峰

灵峰发远想,不傍耆阇住。

万里九霄飞,回翔得佳处。

群山争附从,江海亦奔注。

西子解娱人,当前弄烟雨。

鬼神矢典守,求索滋危惧。

夜遣斧凿来,相牵就归路。

徘徊恋风月,荏苒迷云树。

穿胁默无言,垂头坐犹踞。

我方息机心,辄欲通灵语。

天时易迁流,世事足乖迕。

游行本取适,胶固反失据。

借曰怀此都,何嫌暂飞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峰的奇特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灵峰发远想,不傍耆阇住”表达了对飞来峰的神秘向往,它远离常规的寺庙区。接下来的“万里九霄飞,回翔得佳处”展现了峰峦如鸟般翱翔于高天,寻找最佳的栖息地,象征着超脱尘世的追求。

“群山争附从,江海亦奔注”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山川江海对飞来峰的追随,烘托其威势。西子喻指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说“西子解娱人”,暗示飞来峰带来的美景能使人愉悦。

然而,峰顶的鬼神似乎有所警戒,“鬼神矢典守,求索滋危惧”,暗示着神秘力量的存在和对探索的敬畏。夜晚,诗人想象自己用斧凿与峰沟通,表达对归隐的渴望。

“徘徊恋风月,荏苒迷云树”描绘诗人对峰顶景色的留连忘返,而“穿胁默无言,垂头坐犹踞”则显现出内心的深沉思考。诗人意识到“息机心”与“通灵语”的重要,但又感叹世事无常。

最后,诗人以“游行本取适,胶固反失据”表达对随性游历的反思,虽然心中怀念飞来峰,但仍明白应适时回归现实。“借曰怀此都,何嫌暂飞去”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暂时离开尘世,飞往理想之地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飞来峰的意象,寓言式地探讨了人与自然、超然与世俗的关系,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44)

赵执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书法家。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 字:伸符
  • 号:秋谷
  • 籍贯:晚号饴山老
  • 生卒年:shēn](1662~1744

相关古诗词

晚晴过泰山下时将之江南

烟披岳麓翠帷张,雨浥春畴细草香。

人带断霞过小渡,鸟冲飞絮入斜阳。

鞭丝帽影垂垂远,日观天门望望长。

岭半桃花陇头麦,肯输物色与江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渡江舟中示儿逊

海日江烟弄晓晴,渔舟斜引乱帆轻。

旧游如醉三年觉,豪气和潮一昔平。

勋业已甘充水手,儿童但解问山名。

岂知摇落西风候,庾信频来赋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观涨二十韵

积阴归山南,风日启清丽。

午景浮前川,奄忽水大至。

初闻声震荡,涧壑助远吹。

渐见势瀰漫,坡陇各易位。

前奔如有程,横溃遂无际。

摆簸困乔林,崩腾坼厚地。

荒涯牛马迷,吼沫儿童悸。

空村走若狂,余亦曳杖出。

半生放浪游,动与潮涛会。

浊河千丈波,八月夜掉臂。

朅来卧山陬,每爱沙水细。

消长固有时,变更或失计。

乞假淫潦资,依倚冈恋势。

造次快狭中,苍黄逞雄气。

蛟龙羞蹙缩,鱼鳖纵凌厉。

小利欲何成,暴兴恐难恃。

大海在宇宙,终古不涌沸。

一瞬泛滥流,祇遗元冥愧。

褰裳谨漫投,濯足存深致。

高味《秋水》篇,斜阳敛晴翠。

形式: 古风

莱芜道中

崎岖历古道,踯躅背斜曛。

水到莱芜合,山从岱岳分。

崩岩留积雪,断壁入寒云。

尘甑流风绝,谁歌范令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