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月过古香精舍访萧琴客不遇

秋风吹明月,清光罗幽林。

泠然下寒露,不觉滋兰襟。

堤高湖水缩,叶落溪桥深。

短篱足黄花,入门多清阴。

真侣具茶果,趺坐同酌斟。

炉烟出云房,古壁县素琴。

孤云何处飞,苔砌空行吟。

抚景送征雁,遥忆山水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钺的《乘月过古香精舍访萧琴客不遇》描绘了一幅秋夜访友未遇的静谧画面。首句“秋风吹明月”,以秋风和明亮的月光渲染了夜晚的清凉氛围。接着,“清光罗幽林”写月光洒满寂静的树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意境。

“泠然下寒露”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凉意,露珠悄然滴落,诗人不觉间感受到那份清新。“堤高湖水缩,叶落溪桥深”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季节更迭,湖水退去,溪桥显得更深,增添了寂寥之感。

“短篱足黄花,入门多清阴”描绘了简朴的院落,黄花点缀篱笆,门内清荫满地,显示出主人的雅致生活。然而,“真侣具茶果,趺坐同酌斟”却透露出访客期待与朋友共享茶果的温馨,但遗憾的是并未相遇。

“炉烟出云房,古壁县素琴”描绘了室内的情景,炉火升起轻烟,古老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素琴,暗示了萧琴客的隐逸与艺术修养。最后两句“孤云何处飞,苔砌空行吟”,诗人以孤云自比,表达了对友人无处寻觅的失落,以及对山水之间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访友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向往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落寞之情。

收录诗词(12)

黄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友园初秋夜坐

庭蕉冒檐舒,栖禽团竹聚。

秋气集萧斋,空濛散飞雨。

飒至衣乍凉,洒地点可数。

幽人居比邻,修夜杖频拄。

桦烛代凉蟾,山茶敌醇醹。

孤赏寡所欢,长言易为苦。

露葵实已繁,寒瓜藤欲㼌。

候虫不为秋,空阶何独语。

形式: 古风

题洪编修同年机声镫影图

我生才五年,先君即弃世。

十龄慈母亡,嫂亦相随逝。

寄生于外家,六载若瘤赘。

忆初母在堂,我年八九岁。

能作方丈书,顾我奖且励。

谓可读父书,往往颜为霁。

夜窗针黹余,课我兄及弟。

一去四十年,此境永潜翳。

览图触我悲,曩事何若契。

君才班马俦,君孝曾闵继。

机声镫影中,一忆一流涕。

图之至再三,鱼菽以时祭。

伊予本孤陋,附君得登第。

自惭还自挝,亲骨犹未瘗。

行当归焚黄,已作终焉计。

薄耕即无田,敢负墓前誓。

江水寒未波,江梅香尚细。

我归君傥来,相思定应嚏。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十一月九日子卿招饮湖亭为消寒第一集

放浪闲身又一年,溪山好处日周旋。

寒犹未峭交初九,月已分明过上弦。

卢橘花繁香太冽,红梅枝老影逾妍。

行吟却笑天随子,奄有吴松赋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月五日移寓准提庵用田山姜移居韵

韦郎避漏眠于车,王生屋里频移家。

我居墙坏仆几压,举室奔窜如惊麚。

有庵巷北旧栖息,踏鼓两度趋朝衙。

急移书簏召橘朮,不惮行步为欹斜。

眼明阶前两椿树,在昔屋后当梅花。

芟夷败叶听好鸟,扫除四壁供涂鸦。

诘朝七夕纳二客,庵门月好须当挝。

仰天一笑席衣瓦,补漏奚必烦皇娲。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