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其三)

平生所愿学,岂不在昌黎。

独于训子诗,不为儿诵之。

遐哉善努力,固穷以为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全祖望之手,名为《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其三)》。全诗虽短,却蕴含深意,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后辈寄予的厚望。

“平生所愿学,岂不在昌黎。”开篇即点明了学习的目标在于效仿韩愈(字昌黎),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以文风雄健、思想深刻著称,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诗人以此激励自己和他人,追求学问的精进,以韩愈为榜样。

“独于训子诗,不为儿诵之。”这里转而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教育态度,似乎在说,虽然推崇韩愈的教育理念,但并不直接将他的教诲通过诵读的方式传授给子女。这可能意味着,诗人更倾向于通过实际行动和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

“遐哉善努力,固穷以为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后辈的期望与鼓励。鼓励他们要远大志向,勤奋努力,即使面临困苦也要坚持下去,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为目标。这种对个人品质和毅力的强调,体现了儒家教育中重视品德修养的传统观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教育的深刻见解,也体现了对后人成长的殷切希望,以及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其四)

从来名父子,强半成碌碌。

汝父负虚声,抚躬惭凉薄。

干蛊在儿郎,类我则已辱。

形式: 古风

胥江夜泊有感淮张旧事(其一)

中山炮火下襄阳,王蔡诸儿尚处堂。

一夜玉峰收霸气,隔江卤海堕凶芒。

幅巾不为兴朝屈,银椅终随爱弟戕。

始悔连鸡无远略,上流失计听陈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胥江夜泊有感淮张旧事(其二)

且莫论人成败中,郑君终不负重瞳。

是谁浮海祈王帅,有客临江吊楚公。

应怪荒朝偏得士,翻嫌新主未怜忠。

更闻一掌柯陈地,三百年来道未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胥江夜泊有感淮张旧事(其三)

君王百战定姑苏,逆命原非黔首辜。

不为一方纾积困,更雠遗孽有加租。

序书何必烦多诰,筮易先闻罪后夫。

近日累传宽大诏,三吴始得免流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