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遣怀

朝发浙江头,暮宿越城下。

寒月炤船窗,清霜肃原野。

岂不念别离,吾道有用舍。

衰兰在中洲,采之不盈把。

方春桃李花,纷纷争艳冶。

俛仰宇宙间,孤怀浩难写。

强取囊中琴,起弹仍复罢。

悠悠世上人,谁是知心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舟中遣怀》由明代诗人钱安所作,通过描绘舟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首句“朝发浙江头,暮宿越城下”,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舟行一日的行程,从早晨出发至夜晚停泊,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转换,预示着旅程的漫长与未知。

接着,“寒月炤船窗,清霜肃原野”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寒月与清霜,既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冷。月光透过船窗,照亮了四周,而原野上的霜冻则显得格外肃穆,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岂不念别离,吾道有用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追求的坚持与决绝。在旅途中,面对别离的痛苦,诗人并未退缩,而是坚定地遵循自己的道路,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衰兰在中洲,采之不盈把”以衰败的兰花为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兰花虽美,却难以长久保存,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反思。

“方春桃李花,纷纷争艳冶”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桃李花开,色彩斑斓,生机盎然。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寓意着生命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独特的美丽与价值。

“俛仰宇宙间,孤怀浩难写”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宇宙时的渺小感和个人情感的难以言表。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个人的情感显得微不足道,但正是这种无法完全表达的复杂情感,构成了人生的丰富与深度。

“强取囊中琴,起弹仍复罢”描述了诗人试图通过音乐来抒发情感,但最终却因难以言说的思绪而放弃。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触动人心,但在某些时候,它也无法完全承载所有的情感。

“悠悠世上人,谁是知心者”则是对人世间情感交流的疑问。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真正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似乎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真挚友情的渴望。

综上所述,《舟中遣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与坚持。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思。

收录诗词(5)

钱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泊梁湖?

曹娥庙前云雾积,曹娥江上风雨急。

停舟五日犹未行,举头问娥应不得。

忆年十八初度江,昨日年少今头白。

开篷忽见江上山,山色仍如旧时碧。

我思今日山中人,地炉竹火齐促膝。

山中我亦有敝庐,嗟我胡为远行役。

读书求名乃身累,辛勤用尽三冬力。

微禄何曾得养亲,到今负米公家吃。

忧来正拥布被眠,破篷漏滴船中湿。

岸上敲门借酒家,瑟瑟寒风吹四壁。

夜长展转不成寐,但是思家便沾臆。

来迟又恐长官嗔,西望吴山日东出。

形式: 古风

枫桥感兴

野水添新雨,春帆带远晖。

君诚不世出,臣得及时归。

大瓮开陈酿,高堂著赠衣。

入关乡路熟,梦绕故山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喜晴

秋风忽起捲重阴,日色微茫炤树林。

野老扶藜看白石,山人伐木度青岑。

门前溪水深三尺,墙外竹梢高十寻。

明日瓮头新酒熟,且依松下一开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绍兴

越王台下忆曾游,旧褐频经易白头。

上国盛时叨侍从,老年今日许归休。

鱼供春版桥边饭,凫逐晴川柳畔舟。

私喜季真千载后,鉴湖犹得接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