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烛花半作紫芝开,诗兴频遭白雨催。
只有睡时愁可遣,春愁又向梦中来。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夜的寂寞与愁思。首句“烛花半作紫芝开”以烛光如同奇珍异宝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想象力和艺术才华,但也隐含着一种孤寂感。接着,“诗兴频遭白雨催”则透露出诗人创作时经常受到外界干扰,如同春夜中的细雨一般,不断地打扰他的心绪。
第三句“只有睡时愁可遣”表明诗人的忧愁只能在梦中得到暂时的释放,显示了内心深处的不易察觉的痛苦。末句“春愁又向梦中来”则继续强化了这种愁绪,它们如同游丝一般,纠缠着诗人的心灵,即便是在梦境中也不得释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烛光、白雨和春日愁绪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与忧郁,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创作灵感的渴望和外界干扰的无奈。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风日晴暄一并来,桃花告报李花开。
待君减尽衣裘了,夜半春寒特地回。
春寒尽解粟人肤,敢傍吾侪酒盏无。
雨里杏花如半醉,抬头不起索人扶。
阵阵风寒树树斜,不容老子出檐牙。
绣帘半捲门偏启,深倚胡床远看花。
峭寒穿屋透衣裘,欺得诗人两鬓秋。
从此莫教三日暖,花开花落却成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