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次韵四首(其三)

中兴国势足支吾,心德其如上下殊。

三面网开成睿断,半闲堂不秉钧枢。

世方共起争秦鹿,人实伊谁念屋乌。

遂使寻常征古迹,升沉总不及南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良箕所作的《金陵怀古次韵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句“中兴国势足支吾”,点明了国家在经历动荡后重新崛起,国力足以支撑局面。然而,“心德其如上下殊”一句转折,指出尽管国家表面上稳定,但内部的分歧与矛盾依然存在,犹如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差距难以调和。

接着,“三面网开成睿断”描绘了一幅决策者审时度势、英明决断的画面,暗示了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而“半闲堂不秉钧枢”则通过描述一个相对轻松的办公环境,反衬出权力中心的紧张与忙碌,体现了权力运作的复杂性。

“世方共起争秦鹿”借用典故,比喻当时社会各阶层为了争夺权力和资源而激烈竞争,形象地展现了社会的动荡不安。紧接着,“人实伊谁念屋乌”一句,通过询问无人关心“屋乌”(比喻被忽视的小人物),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境遇的关注与同情。

最后,“遂使寻常征古迹,升沉总不及南都”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历史的变迁往往忽略了普通人的命运,即便是对古代遗迹的追寻,也无法完全触及到那些曾经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的真实感受。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社会现象的反思。

收录诗词(4)

汪良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陵怀古次韵四首(其四)

挟纩无闻解士寒,阿谁血战困征鞍。

谬传荡寇从戎易,弥觉挥戈返日难。

顿足拊膺悲失地,焦头烂额已高官。

纷纷尽足东西梗,孰为羼王守弹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广陵怀古

维扬自昔占繁华,看过平山莫漫夸。

廿四桥边春草合,十三楼外夕阳斜。

岭梅有恨闻山鹧,堤柳无情噪晚鸦。

若遣杜郎从到此,可堪水调问谁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耦庄野芳楼看梅

遥指庄楼问野芳,寒梅孤瘦作仙妆。

未除烟火身难近,立向冰天韵亦庄。

雨浥南枝香冉冉,月窥东阁影苍苍。

逋仙欲与花神约,莫遣飞英着寿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行

春雨初晴暖不禁,消闲策蹇入山林。

水因穿石归溪缓,鸟为成巢择树深。

负米僧归云外寺,采薪人卧涧边阴。

无穷野色留吟眺,寄傲烟霞有素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