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新霁

一雨喜还晴,晓山青复青。

乔松清老眼,啼鸟悦幽情。

与客评诗卷,看僧诵佛经。

更怜清绝处,泉泻佩琚声。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一场雨后转为晴朗,清晨的山峦再次变得青翠。
高大的松树让人心情舒畅,鸟儿的啼鸣增添了幽深的情趣。
与朋友一起品评诗集,看着僧人诵读佛经。
更喜爱这清静绝美的地方,泉水滴落,仿佛佩玉相碰的声音。

注释

一雨:一场雨。
喜还晴:转为晴朗。
晓山:清晨的山峦。
乔松:高大的松树。
清老眼:让人心情舒畅。
啼鸟:鸟儿。
悦幽情:增添了幽深的情趣。
评诗卷:品评诗集。
看僧诵佛经:看着僧人诵读佛经。
更怜:更喜爱。
清绝处:清静绝美的地方。
泉泻:泉水滴落。
佩琚声:佩玉相碰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春景图。诗人通过对雨后晴朗天气和山色复苏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一雨喜还晴,晓山青复青"两句突出了雨后的清新感,山林在朝阳的照耀下变得更加郁郁葱葱。

"乔松清老眼,啼鸟悦幽情"这两句则转向了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乔松"指的是高大的松树,而"清老眼"则是对诗人自己或隐居山中的僧侣的一种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宁静的情怀。"啼鸟悦幽情"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细微声响的欣赏与感悟,这里的"啼鸟"是指早晨初醒时的小鸟叫声,它们的鸣叫给山中的寂静带来了生动的气息。

接下来的"与客评诗卷,看僧诵佛经"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同时旁边有僧侣在诵读佛教经典,这是对山中文化生活的一种刻画。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精神寄托,也反映出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与共鸣。

最后两句"更怜清绝处,泉泻佩琚声"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进一步强调。在山中的幽静处所,泉水潺潺、石上有如佩饰般的声音,这些都是诗人心中最为珍惜和欣赏的景象。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幽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隽永的笔触和对山林生活的深情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行

携友行莫春,山南复山北。

一川去萦纡,层林互倚伏。

舍舟上孱颜,万象咸在目。

野花衒残红,柔条曳新绿。

春峦润如酥,春水流如玉。

芳草浩无涯,好鸟鸣相续。

老阅几岁华,看山看不足。

凡物各有时,时去时必复。

顾我岂物如,此生何能谷。

形式: 古风

山行乡友遗五言

一雨如膏沐,秋山为我容。

谁云乏神秀,遐想犹岱宗。

绝无喜仅有,畴列兹群峰。

缭绕若仙城,花但无芙蓉。

幽香含桂菊,积翠浮杉松。

生平嗜林谷,不厌来辙重。

几蹑灵运屐,屡扶张骞筇。

鹭朋与鸥侣,足为谈笑供。

折简不可招,欠致人中龙。

毫端具造化,物象工陶镕。

吟思方渊渟,风挠鸣淙淙。

佳章忽在前,撩动此兴浓。

君胡倦一出,嘲咏乃不佣。

且勤远致馈,与客叨飧饔。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山行舟回

细雨弄晴晖,舟行度翠微。

牧童临水立,野鹜避人飞。

风力偏欺酒,山光欲染衣。

晚来双桨发,拟载碧云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己卯雨后春兴呈吟友

一气散冲融,生意溢群动。

膏泽溜涓涓,物华来总总。

孤芳擅魁元,众卉遂宾从。

丹碧互鲜妍,低昂相错综。

茵铺五茸稠,旆接千林耸。

为媒想雉骄,求友悦莺哢。

丝茧富桑畴,饼饵馨麦陇。

耕犁雨既肥,荷锸云成滃。

花间车可乘,果下马宜鞚。

骎寻光景流,潇洒日月送。

悦情书一编,舒忧琴四弄。

九仞功徒劳,三径步莫纵。

空羡兰亭游,惟存草池梦。

郊原初骀荡,风尘息澒洞。

良辰怅易逾,雅志浩难控。

春吟料满囊,春酿香浮瓮。

春水玉交流,春山翠如涌。

乐事勿复论,幽寻犹可共。

王谢何人斯,吾将继芳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