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海音诗》由清代诗人刘家谋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戎马生涯中的文人形象,展现了其在军中起草檄文时的豪迈气概与才华横溢。
首句“戎马书生气浩然”,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身经百战的军人,同时又兼具书生之气,这种结合体现了人物的双重身份和复杂性格。这里的“书生气”并非指书卷气,而是指那种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气质。“浩然”二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的高远与壮阔。
次句“军中草檄笔如椽”,形象地描述了主人公在军营中起草檄文的情景。使用“草檄”一词,表明了檄文的草拟过程,即快速而高效地完成任务;而将笔比作“如椽”,既突出了笔的粗大,也象征着书写者笔力雄健,能够挥洒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后两句“功成不复论封赏,大海归来月满船”,则是对主人公高尚人格的进一步刻画。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并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了更为自由和宁静的生活方式。通过“大海归来月满船”的画面,不仅展现了主人公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也寓意着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里的“月满船”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更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海音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塑造了一个既有军事才能又不失文人风骨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