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禹钖溪上双藤歌

溪上古藤如许大,不但一株且两个。

苍皮万尺病蛟缠,白骨千寻老龙蜕。

正值新春未作花,斜盘乱结蔓如瓜。

牵黄袅绿蚓不解,走隙穿虚蛇入窠。

圈环纽玦无不有,徽索缠绵分左右。

低从九地饮黄泉,高入五云吸天酒。

根强五石瓮盘泥,枝连千手佛攀梯。

雾蓊碧油幢盖密,风开翠幌洞门低。

仙人宛矣乘风御,公子遥张青锦驻。

花繁叶簇鳞鬣狞,风雨初来欲飞去。

奇柯忽引上青天,綵绳牢绾堪秋千。

夕阳静照百戏舞,紫丝步障流春烟。

丹霜夜染枫林下,赤虬巧向秋空挂。

我欲据此弹箜篌,人不敢窥山鬼怕。

最爱水边连理树,夜深曾有仙姬遇。

桃花不见武陵津,昔日相逢竟何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明臣的《孙禹钖溪上双藤歌》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又神秘奇幻的自然景象。诗中通过描绘两株巨大的古藤,展现了其苍劲有力的形态和奇特的生命力。藤蔓如同病蛟缠绕、老龙蜕骨,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春天里,藤蔓未开花却已盘结如瓜,牵动着黄绿之色,仿佛有灵性。它们或如圈环纽玦,或如徽索缠绵,高低错落,犹如仙人乘风、公子驻足的画卷。

藤根深入黄泉,枝叶连接佛像,雾气缭绕,洞门低垂,营造出神秘而宁静的仙境。诗人还借双藤表达了对仙人、仙女的想象,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水边连理树和夜遇仙姬的故事,增添了浪漫与神秘色彩,而赤虬挂空和桃花消失的意象,则寓含了时光流转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展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超凡之美的追求。

收录诗词(281)

沈明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滩行

新安新定江水连,三百六十滩在天。

新都缥缈高若县,上滩三老分青钱。

雇值百丈牵紫烟,狼牙虎锯刀剑全。

钜者利齿小亦拳,雪浪溅人雷迸船。

篙师著篙篙欲千,一尺一步寸莫前。

白日欲黑眼欲穿,啼猿断壁闻哀弦。

谁家独住青嶂边,十月花开红可怜,一声鸡叫层云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大树村刘氏少妇打虎行

润州城南山簇簇,四月麦黄桑柘绿。

大树村头刘氏居,短墙幽院差参屋。

晓炊未罢日始高,卒地猛虎来咆哮。

老小出门尽惊走,犬亦吠虎声嗥嗥。

虎闻犬声急转步,一口毙之如搏兔。

欲从虎口夺狗还,老妪抱孙逢虎怒。

刘家少妇夺老姑,气猛视虎如匹雏。

手提钢叉刺虎目,虎血溅面红模糊。

昨从大树村前走,少妇涤场犹髽首。

弱体孱然花不如,徐家女子刘松妇。

形式: 古风

虎丘看月行

中秋看月何处好,除却十洲与三岛。

东南胜事说苏州,最好从来是虎丘。

虎丘十里遥连郭,错落青山尽楼阁。

千年霸气剑池寒,一片清光水晶薄。

通国如狂歌舞来,木兰载酒笙镛作。

男女杂坐生夜光,香风舄履吹交错。

歌吹香风真可怜,三三五五各成筵。

千人坐满千人坐,千顷云浮千顷烟。

月华未冷罗衣湿,白露如珠白莲泣。

《白皦歌》终《子夜》兴,《乌栖曲》缓《乌啼》急。

姣童似玉紫英悲,艳女如花韩重思。

千秋死魄还生气,一夜香魂枯骨知。

香魂死魄知何处,明月在天人在地。

天上人间一种情,桂花合结相思树。

嫦娥亦是独眠人,牛女年年一问津。

谁家少妇今宵里,捣尽寒砧秋复春?

形式: 古风

何处

何处放船好,水深云欲低。

流澌莎草上,落日布帆西。

雨脚只在树,鸥飞不过溪。

买鱼炊白饭,醉听岭猿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