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德清所作的《寄燕都慈寿寺别山长老》。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山长老深厚的友情以及对慈寿寺的怀念之情。
首联“当年一钵久过从,长夜披衣听晓钟”,诗人回忆起与山长老共度的时光,夜晚披衣静坐,聆听晨钟暮鼓,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颔联“饭食每怀香积界,经行常忆妙高峰”,诗人提到每次用餐时都会想起香积佛国的美味,行走时则常忆及妙高峰的庄严景象,展现了对佛教圣地的向往和崇敬。
颈联“潜消瘴热心含雪,暗记流年手种松”,描述了诗人内心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如同山长老一般,以清净之心化解烦恼,如同冬日之雪般纯净。同时,也暗指时间的流逝,通过亲手种植松树来记录岁月的变迁。
尾联“为扫莲花师子座,待馀重举绝言宗”,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与山长老相聚,共同探讨佛法,追求言语无法表达的真理,体现了对佛法深入研究的渴望和对山长老的尊敬。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与山长老之间深厚的友谊,又蕴含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