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道中

春风此地不堪论,尽日萧萧断客魂。

骡背行行何所见,茅花千顷一孤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永城道中的所见所感,以春风、萧条、断魂、骡背、茅花和孤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

首句“春风此地不堪论”,点明地点与时节,春风本是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却难以言说其美好,暗示了环境的萧瑟与内心的哀愁。接着,“尽日萧萧断客魂”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仿佛连日间的风声都带走了旅人的魂魄,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悲凉的意境。

“骡背行行何所见,茅花千顷一孤村。”这两句则通过行人的视角,展现了广阔的景象与孤独的感受。诗人骑在骡背上,沿途所见的是一片广袤的茅花,其间仅有一座孤零零的村庄。这样的景象不仅突出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荒凉,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深刻感受,表达了对孤独、寂寞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途次宿州有感

暮春日日著征衫,路过中州语渐谙。

起伏山皆趋泗上,阴晴天已入江南。

人前壮气今都尽,马后征尘最不堪。

自笑游秦惟舌在,好吟梁父伴瞿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过灵璧吊虞美人墓

项王溃围出,虞姬以死别。

人日儿女态,惓恋难决绝。

女子如虞姬,何其反撇脱。

吾知乌江刎,定为姬所激。

不然渡江东,犹是王一国。

晨过灵璧郊,英风起路侧。

停骖阅古碑,吊此贞烈魄。

尽洗儿女语,恐辱丈夫节。

好奇太史公,竟失其本末。

空传美人草,千载有遗血。

形式: 古风

灵隐道上口占

过尽西湖山叠重,篮舆晓指北高峰。

兹峰见我生惭色,知是新刊九里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飞来峰

山根连上竺,石骨漱空潭。

冷冷四时雨,鲜鲜终日岚。

□讹来灵鹫,恶道凿瞿昙。

我到兹峰下,先怀邵古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