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洗马归欤堂

君有诛茅地,重归一亩宫。

身同岩桂老,心似草堂空。

昔叹鱼随饵,今欢鹤出笼。

吾庐嵩颍畔,亦欲狎樵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你拥有了一片隐居之地,重回那座一亩大的宫殿。
你的身体如同古老的岩桂树一样坚韧,心灵却像草堂般空旷无尘。
过去感叹鱼儿被饵所吸引,如今欣喜如鹤摆脱束缚。
我的小屋坐落在嵩山和颍水之旁,我也想与打柴的老人亲近。

注释

君:你。
诛茅地:隐居之地。
重归:再次回归。
一亩宫:一座小型宫殿。
岩桂:常绿植物,比喻坚韧。
老:形容年老。
心似:心灵如同。
草堂空:心境空灵。
昔:过去。
鱼随饵:鱼儿被饵吸引。
今欢:如今欢喜。
鹤出笼:鹤从笼中飞出。
吾庐:我的房子。
嵩颍畔:嵩山和颍水边。
狎樵翁:亲近打柴的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所作,题目为《题李洗马归欤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君有诛茅地,重归一亩宫。"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退隐田园的生活状态。“诛茅”指的是用茅草覆盖屋顶,常见于农家或隐居之所;“一亩宫”则是形容隐居之地的简朴与狭小。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身同岩桂老,心似草堂空。" 这两句则从自然界中汲取意象,来比喻诗人的境界。“身同岩桂老”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像长在岩石旁的桂树一样古老和坚韧;“心似草堂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空明,如同一座空旷的草堂。

"昔叹鱼随饵,今欢鹤出笼。" 这两句通过对比来展示诗人的心境变化。“昔叹鱼随饵”意指过去可能曾像鱼儿追逐食物一样忙碌;“今欢鹤出笼”则表达了现在的喜悦,像是鹤从笼中解放出来一般。

"吾庐嵩颍畔,亦欲狎樵翁。"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在嵩山和颍水之间建造一处居所,并且愿意与樵夫(砍柴的人)交往,这不仅是对自然的亲近,也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高明堂后池杂景二首(其二)

一窦春泉贯晓溪,水光涵物见纤微。

波凫泛泛骚人卜,风蝶翩翩佛助飞。

雨足旧兰穿畹出,饵香鲜鲔压钩肥。

昔闻缓带犹堪羡,退食何妨野客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题高明堂后池杂景二首(其一)

荒城岑寂冒春霏,竹落江村具体微。

蛙怒爱为先雨叫,燕轻多作逆风飞。

印波鸾鉴新荷小,碍路犀簪早笋肥。

极目纤尘都不动,元规安得污人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题酂城张氏林亭

里占西豪族望雄,一隅幽概掩隆中。

彩鸳戢翼高梧在,蔚豹成章旧雾空。

冷接安斋投辖井,细生吟榭快襟风。

谢庭罗宅资真赏,兰有清芬菊有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中书令沂国王文正公挽词二首(其二)

自昔荣归衮,今兹骇阅川。

天愁摧柱日,星痛殒箕年。

素履遗儒范,忠谋溢吏篇。

空馀洧乡陌,长似岘碑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