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春未醒.题美人枕书图

春魂愁锁,不许游丝牵引。

只无奈深丛蝴蝶,约住芳魂。

香雾模黏,扑帘花气作黄昏。

东君知否,生来识字,既是愁根。

倦掩道书,除非梦里,觅个分明。

那得、游仙容易,一霎瞢腾。

眼尾低垂,朦胧合了又还醒。

卷中红泪,相思粒粒,好认啼痕。

形式: 词牌: 采桑子慢

鉴赏

这首清代李佩金的《愁春未醒·题美人枕书图》是一首闺怨词,通过对春日景色和人物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女子的幽怨与思念之情。开篇“春魂愁锁”四字,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将春天的生机与主人公的内心愁绪形成鲜明对比。

“不许游丝牵引”一句,以游丝象征女子无法摆脱的愁绪,暗示她被春情所困,无法自由自在。接下来,“深丛蝴蝶”与“芳魂”相映成趣,蝴蝶虽美,却只能暂时留住女子的思绪,而她的真正困扰在于书中的“道书”,那是她逃避现实的寄托,也是她愁苦的根源。

“香雾模黏,扑帘花气作黄昏”描绘出室内情景,花香弥漫,黄昏降临,更添凄凉。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女子在黄昏时分对东君(春神)的疑问:为何她自幼识字,却仍陷入无尽的愁苦之中?

“倦掩道书,除非梦里,觅个分明”进一步揭示了女子的困境,她试图通过阅读来寻求解脱,但现实中无法得到答案,只能在梦中寻找一丝清明。

最后,“游仙”象征超脱尘世的幻想,然而“一霎瞢腾”说明这样的逃离是短暂且迷茫的。女子的眼眸低垂,梦境与现实交替,红泪滴落在书中,每一颗都清晰可见,仿佛是她相思的印记。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陷春愁的女子形象,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闺秀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00)

李佩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马儿.本意

夜凉如水掩秋屏。听风也铮铮,雨也铮铮。

搅乱愁心。那得梦儿成。更更。低垂罗帐拥桃笙。

见灯也冥冥,香也冥冥。断续蛩音。不住耳中听。

声声。

形式:

秋宵月.夜坐病怀有感

屏山梦醒。见一点、釭花尚摇秋影。

听砌边、啼蛩暗吟声□□。

漏迢迢,无人处,别有闲愁谁省。坐瘦炉香灯瞑。

半丸月冷。偏照我西窗,这番幽病。

如水虚庭,凉露垂帘浸。几孤负,良夜景,恁般凄闷。

冉冉魂丝,风前无定。

形式:

菩萨蛮.题佛手便面

香圆花出纤纤手。佛前曾许拈花否。堪爱指玲珑。

柔荑一握同。兜罗愁几许。名重群芳谱。

幻悟掌中过。灵光夜有波。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酷相思.红豆

粒粒珊瑚金盒贮。正别绪、肠千缕。

几猜认、东风梅蕊吐。人道是、春何苦。

春道是、人何苦。怨曲频拈纤手数。欲寄与、天涯阻。

向窗外、轻调鹦鹉语。

花道是、鹃啼雨,鹃道是、花啼雨。

形式: 词牌: 酷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