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叹(其二)

崩墙坏壁人夜号,比邻处处通波涛。

明灯执伞待天曙,片云浮来声益号。

富家或能饱鸡黍,嗟嗟奈此贫儿曹。

拽椽为薪曲为粥,斗粟千钱肯相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秋雨叹(其二)》由明代诗人康海所作,描绘了秋雨连绵不断带来的社会民生之苦。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暴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贫富差距所带来的不公。

首句“崩墙坏壁人夜号”,描绘了暴雨之下,房屋受损,人们在夜晚的凄厉呼号,形象地展示了灾情的严重性和人们的无助。接着,“比邻处处通波涛”进一步渲染了水灾的范围之广,几乎无处不在,强调了灾难的普遍性。

“明灯执伞待天曙”一句,写出了人们在暴雨之夜等待天明的无奈与期待,表现了他们对结束这场灾难的渴望。而“片云浮来声益号”则以自然界的云朵飘过,带来更大的声响,象征着灾情的加剧,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内心的焦虑与恐惧。

“富家或能饱鸡黍,嗟嗟奈此贫儿曹”对比鲜明,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富人家尚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贫穷的人们却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困境。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也表达了对底层人民深切的同情。

最后,“拽椽为薪曲为粥,斗粟千钱肯相鬻”描述了贫苦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将房屋的木料作为柴火,弯曲的树枝煮成稀粥,甚至不惜高价卖出仅有的粮食。这些细节深刻地反映了灾民生活的艰辛和绝望,以及他们在极端情况下为求生存所做出的牺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秋雨带来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收录诗词(227)

康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 字:德涵
  • 号:对山
  • 籍贯:陕西武功
  • 生卒年:1475--1540

相关古诗词

秋雨叹(其三)

原上官道泥已深,原下卑湿人怎禁。

四方极目尽明水,野菜可餐何处寻。

绹涂匍匐寡筋力,宾客逢迎甚胸臆。

安得大禹凿九州,更使苍生免昏匿。

形式: 古风

秋雨叹(其四)

此雨初晴人亦狂,为能洗却烦蒸凉。

那知狼藉遂如此,积阴郁郁行坐妨。

儿童阶下戏舟楫,风动樯帆行猎猎。

不知何日坠莲房,乱向波心逐莲叶。

形式: 古风

寄滕子冲

戊辰与子别京国,一别十年如顷刻。

野人心性百事慵,尺书未入扬雄宅。

丈夫豪气九鼎轻,六品微官有何得。

吾子风流近代稀,新诗首首追曹植。

鹏飞凤翥变化殊,龙舞蛟腾果安极。

有怀欲语谁可知,寻常思汝心如塞。

山东李梦弼,河间李宗易。

人来往往寄我书,兼有篇诗如络绎。

民怀昨日信亦至,独怪尔锡非曩昔。

直卿山西消息无,粹夫河内声尤赫。

数君才名先后无,义气上与云霄浮。

愧我龌龊只饮酒,未能彷佛身后图。

前日客从浒西过,历诵诸君有程课。

此意萧条久不闻,私心岂但同年贺。

廊庙山林各有怀,好景不常时易蹉。

愿君努力思古人,人生当作万年身。

有才上可报明主,坐令四海承经纶。

浒西山水亦非恶,断壁悬崖何磊落。

终南太白走其下,清渭汧湋面相错。

秋来朝夕云气横,乔木森森鸣鸟雀。

中情泮奂何所撄,旧日粗豪心渐薄。

或向西河学钓鱼,或向东原访隐居。

割鸡饮如壑,跣足蓬头奚愧怍。

譬如野鹜山鸡被樊絷。

一朝脱翅向空山,玉柱金甍肯轻集。

达亦无所欢,穷亦无所苦。

我曹心事久不白,秃颖安能为君数。

去年二月经紫阁,怪石惊湍陋天姥。

其下一里秦草堂,古人题咏横如堵。

此时思欲与君游,击筑徜徉歌石鼓。

或时策杖瀑布间,或时坐远临高岵。

此意寥寥不复同,因君叹息泪如雨。

形式: 古风

李节妇歌

武功节妇李锐妻,节操直与青天齐。

夫子舅姑苦欲嫁,不从见逐何所栖。

阿舅宦去卖田亩,妻孥俱作燕台走。

悲号陨绝夫冢边,血泪如波心欲剖。

遗息在抱求死难,欲守夫家岂能守。

吞声自赁宗人居,夜纺绩织苟糊口。

辛勤匍匐二十载,息儿成长为人妇。

三十年馀舅死官,姑来置屋比旧宽。

小叔家口自逼仄,岂容老妪供姑餐。

纪侯去国纪季在,叔姬故与酅宗对。

先后不免舅姑嗔,立锥无地肠空碎。

小叔近又卖新屋,西入汧阳不东复。

身计萧条兄弟疏,安得不就寡女宿。

庶民自与邦君殊,贫人赁僦何弗居。

南里豸史苦执礼,岂未尽谙胡氏书。

庄公元年纪已拔,宗庙所系情难恝。

三年遣季存馀酅,吾君既死身安极。

所以归酅死宗庙,谓酅如纪心所悼。

秦人鲜义自古然,父子尚有耰锄较。

寻常岂异不顾亲,区区嫠妇尔何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