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佩纶的《和梦所居庸九日韵》,描绘了秋天景色的普遍而深远,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秋色无南北",展现了秋天的色彩无论在何处都是一样的,没有地域之分,强调了自然之美。"人心自浅深"则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暗示每个人对于秋天的感受可能因人而异,有的深沉,有的淡然。
接下来的诗句"毫枯搜猎免,弦静下归禽",通过描绘笔墨的干涸和弦音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巢鸟儿的羡慕。"老守行千里",诗人自称“老守”,寓言自己虽然年迈,但仍有长途跋涉的志向,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长城亘百寻"则借长城的雄伟壮观,象征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最后两句"驼铃诗思倦,争似戍楼砧",通过驼铃声和戍楼的砧声,传达出诗人旅途中的疲倦和对家乡思念之情,同时也暗含对战争的忧虑,以戍楼的砧声象征着战事的警报,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深化了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