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小寺观主僧升座

静处尤宜策睡勋,径投禅榻炷炉熏。

恰为胡蝶春游美,忽吼华鲸曙色分。

僧袒右肩方说法,我聋左耳若无闻。

平生不作桑间恋,草草挑包下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在宁静的地方最适合阅读经书,直接走到禅房点燃香炉熏香。
恰好像是蝴蝶在春天里游玩的美好景象,忽然间海中的鲸鱼吼叫,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僧人露出右肩正在讲解佛法,而我似乎对这一切充耳不闻,左耳仿佛失聪。
我一生都不沉迷于世俗的爱情,匆匆忙忙收拾行囊,离开这纷扰尘世,走向白云深处。

注释

静处:宁静的地方。
策睡勋:阅读经书。
径投:直接走到。
禅榻:禅房。
炷炉熏:点燃香炉熏香。
恰为:恰好像。
胡蝶:蝴蝶。
春游:春天游玩。
华鲸:海中的鲸鱼。
曙色:清晨的光线。
袒右肩:露出右肩。
说法:讲解佛法。
我聋左耳:我左耳失聪。
若无闻:仿佛没听见。
桑间恋:世俗的爱情。
草草挑包:匆匆忙忙收拾行囊。
下白云:离开尘世,走向山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和诗人独自沉醉于禅意之中的情景。"静处尤宜策睡勋,径投禅榻炷炉熏"表达了诗人寻求内心平静和放松的愿望。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使是春天蝴蝶游弋,也不再是诗人的关注点。这从"恰为胡蝶春游美,忽吼华鲸曙色分"中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忽吼"可能是对自然界声音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外在世界的声音已经漠然。

接下来的"僧袒右肩方说法,我聋左耳若无闻"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宗教或哲学的沉思。在这个环境中,诗人的内心世界远比现实世界更加重要,他对外界的一切都像是没有听见一样。

最后两句"平生不作桑间恋,草草挑包下白云"表达了诗人对于俗世羁绊的超脱,以及对于自由和解脱的向往。这也许是诗人对于自己生命态度的一种写照,他选择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宁静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在的境界。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宿庄家二首(其二)

茅茨迷诘曲,度谷复踰陂。

世上事如许,山中人不知。

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

粗识为农意,秋输每及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宿庄家二首(其一)

初秋风露变,偶出憩庄家。

原稼无全穗,陂荷有晚花。

疏钟踰涧响,微月转林斜。

邻媪头如雪,灯前自绩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宿囊山怀洪岳二上人

忆在山中识二僧,一亡一已拂衣行。

壁间笠徙名蓝挂,寺外松过寿塔生。

陇月定知今夕恨,涧泉犹咽旧时声。

隔房侍者皆新剃,不似闲人却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方时父

忆骑竹马已情亲,何况而今雪鬓新。

早日无金能结客,暮年有腻解污人。

忝三品料余宜斥,厌五侯鲭子不贫。

已向榕阴添钓石,傥来溪上伴垂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