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

幽竹一碧风篁岭,芙蓉叠叠静如影。

危崖忽转天光开,凉风吹我入龙井。

怪石牙错天梯钩,疑有老龙蟠林丘。

树杪百泉流不断,老龙喷珠落天半。

巫箫蛮管纷骈阗,共愿老龙醒不眠。

肥?旱魃不敢出,仰见黑云四面遮青天。

灵山万古为民福,污邪处处篝车祝。

仙人炼丹几千年,丹成何济荒年谷。

甘霖频岁沛郊坰,不须祷祀仗神灵。

但使雨旸庆时若,老龙无灵同尺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天柱的《龙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幽竹一碧风篁岭”,以幽深翠竹渲染出宁静的山岭背景,"风篁"二字更显微风轻拂的动态感。接下来的“芙蓉叠叠静如影”则转向了美丽的荷花池塘,静谧而优美。

“危崖忽转天光开,凉风吹我入龙井”两句,通过陡峭崖壁的转变和凉风的吹拂,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核心——龙井。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观,也寓含着神秘与清凉之意。

“怪石牙错天梯钩,疑有老龙蟠林丘”运用奇特的石头和想象中的老龙形象,增添了龙井的奇幻色彩。泉水从树梢倾泻,仿佛老龙喷珠,形成壮丽的瀑布景象。

“巫箫蛮管纷骈阗,共愿老龙醒不眠”描绘了人们祈求龙王降雨的热闹场景,表达对丰收的期盼。然而,“肥?旱魃不敢出”又暗示了干旱的威胁,引出下文对龙王无能的质疑。

最后,“灵山万古为民福,污邪处处篝车祝”表达了对龙井灵验的信仰,但诗人认为真正的福祉在于“甘霖频岁沛郊坰”,即频繁的雨水润泽大地,而非仅仅依靠神灵的庇佑。结尾以“老龙无灵同尺蠖”表达对公正和适时降雨的期待,寓意人间智慧与自然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龙井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色、民间信仰与现实关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

徐天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遂平馆舍和褚筠心前辈韵(其一)

几日看红叶,重来荫绿天。

霜华凭点缀,树影得清圆。

读画云生壁,敲诗砚滴泉。

仆人贪偃卧,那解爱便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遂平馆舍和褚筠心前辈韵(其二)

旅迹原泥爪,翛然客思增。

林深迟夜漏,风细飐秋镫。

小憩何嫌久,回阑取次凭。

皇华期报国,作赋敢言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送林心香南归

作客归云乐,别人秋最难。

青衫仍短剑,黄叶满长安。

薄宦淹微禄,余情昵古欢。

寄言慰石友,此诺未应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黄瘿瓢山人归自江南赋此索画

扁舟醉遍秣陵酒,华发归来犹梦思。

春水绿波江总宅,夕阳红树小姑祠。

六朝往事吟诗遍,万里长江入画奇。

最好白门烟柳色,请从东绢发枯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