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树合猿啼远,崖荒虎迹新。
寻常惯居者,辛苦恐行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野趣的画面。"树合猿啼远"写出了山林的静谧与生机,远处传来猿猴的啼声,增添了自然的野性与神秘感。"崖荒虎迹新"则暗示了山崖的荒凉和猛兽的活动痕迹,透露出一种原始而未被人类过多干扰的气息。
诗人以"寻常惯居者"自比,表达了对这种环境的熟悉和适应,然而接下来的"辛苦恐行人"却揭示了对行人的关切。他担心那些不常涉足此地的人会因为环境的艰辛而感到困扰或害怕。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独特风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下壑疑无地,高崖恐接天。
端殊益州驭,敢尽祖生鞭。
山果秋皆实,山花晚更馨。
鸟飞时暗落,风静或微听。
石有千年藓,崖悬百尺藤。
祗疑云尚合,忽见日初升。
人疲故思息,马倦亦成嘘。
彼政嗟吾役,吾宁陋彼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