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宜兴善权寺寥落

有客新寻古洞回,国山无处问茶杯。

僧烦籍役兼徒去,虎熟禅堂引子来。

雨烂竹菇春委顿,风惊松箨夜摧颓。

未应灵胜随人往,碧殿犹存火篆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感宜兴善权寺寥落》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寂寥的寺庙景象。首句"有客新寻古洞回",以游者的归来引出寺庙的偏远与少有人迹,暗示了寺庙的荒凉。接着"国山无处问茶杯",进一步强调了寺中生活的清苦和僧人们的孤寂,连品茗这样的寻常事都变得难以寻觅。

"僧烦籍役兼徒去",写出了僧人们忙碌劳碌,甚至可能因生活艰辛而离开,增添了寺庙的空旷感。"虎熟禅堂引子来"则通过野生动物的出现,渲染出寺庙环境的荒僻和自然生态的野性。

"雨烂竹菇春委顿,风惊松箨夜摧颓",描绘了春雨过后竹菇凋零、松叶在夜晚被风吹得摇曳的衰败景象,更显寺庙的萧瑟。最后两句"未应灵胜随人往,碧殿犹存火篆雷",表达了诗人对寺庙昔日灵秀之气并未完全消散的感慨,尽管人迹罕至,但仍有佛光雷篆这样的神秘力量留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宜兴善权寺在寥落中的历史沉淀和精神内涵,寓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思考。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老年三病(其一)眼花

转费揩摩转减光,苦无障翳只荒荒。

俛眉作字仍虚画,触鼻看书反差行。

盖幅鲛绡花懵憧,隔重云母月微茫。

从前了了都休说,青白甘输与阮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老年三病(其二)耳聋

苦无聊赖坐新聋,终日腾腾兀兀中。

著味笑堪陪座客,劖分痴好作家翁。

跳江昨夜安秋枕,堕叶明朝问朔风。

非是是非还自有,我无闻听便应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老年三病(其三)齿痛

风袭虫攻两祸端,左车淰淰载梅酸。

舌都无恙先输敝,唇未云亡莫罪寒。

送药亲朋徒说效,劝餐儿女不知难。

老年饮食非轻事,又差今年醉牡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咏钱五首(其一)

个许微躯万事任,似泉流动利源深。

平章市物无偏价,泛滥儿童有爱心。

一饱莫充输白粟,五财同用愧黄金。

可怜别号为赇赂,多少英雄就此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