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其五)

高人閒磊落,野衲静?毵。山浅云千叠,寒深月一庵。

只应同日化,难与玉俱函。

几多天外意,谁为寄江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山中静修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融合。首句“高人閒磊落,野衲静毵”以“高人”和“野衲”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环境,暗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閒磊落”和“静毵”分别形容了高人和僧衣的状态,前者表现了高人的洒脱自在,后者则体现了僧衣随风飘动的宁静之美。

接下来的“山浅云千叠,寒深月一庵”两句,将视线转向了周围的自然景观。山色浅淡,云雾缭绕,仿佛千层叠嶂,而月光之下,小庵显得格外清冷。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暗喻了高僧修行环境的清幽与孤寂。

“只应同日化,难与玉俱函”表达了对高僧精神境界的赞美,认为他的存在如同日出之化,难以用世俗的标准衡量,更难以与珍贵如玉的事物相提并论。这反映了对高僧独特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最后,“几多天外意,谁为寄江南”则引出了对高僧内心深处复杂情感的猜测,以及对这些情感如何传达给外界的疑问。这里的“天外意”可能指的是高僧超越尘世的思考或感悟,而“寄江南”则可能是对某种信息或情感的传递方式,暗示着高僧与外界虽有隔阂,但其思想和情感依然能影响到远方的人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禅宗精神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僧独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其六)

寂寞掩山斋,萧条见素怀。

入城愁马踏,傍涧爱云霾。

晕出淮南管,寒添懒瓒柴。

年年对搔鬓,吟咏一无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雪(其七)

畏热难伦水,虚明只共天。

自知摇落后,不受一人怜。

白足眠云老,庞眉坐石穿。

未能供寂寞,肠断为残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雪(其八)

我行泉壑下,如在梦魂中。

何曾一点白,得傍夜炉红。

故柳衰欲死,溪云澹复空。

平生萧索意,不解逐春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雪(其九)

长边不厌厚,千叠马蹄痕。

客路多愁晚,疏林殊未昏。

鸟寒深啄月,猿寂暗啼魂。

何处寻高士,随云过隔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