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寿诗

水上双鸳鸯,一失无再偶。

良人弃妾去,白发闺中守。

竹老有古节,松老无柔枝。

峨峨青山石,万古色不移。

谁为贞寿歌,请君歌此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贞寿诗》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形象,以及对时间永恒与自然不变的感慨。

首句“水上双鸳鸯,一失无再偶”,以鸳鸯比喻夫妻间的恩爱与不可分割,一旦失去,便再难寻觅。这既是对古代婚姻制度下夫妻关系的描绘,也暗含了对爱情忠贞的赞美。

“良人弃妾去,白发闺中守”两句,直接点明了故事的转折点——丈夫离家出走,留下妻子独自在家中等待,直至白发苍苍。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坚守,也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局限性。

“竹老有古节,松老无柔枝”运用了象征手法,竹子和松树分别代表了坚韧不拔和长久不变的品质。竹子虽老而节气依旧,松树虽老却依然挺拔,寓意着女子如同竹与松一般,即使年华老去,其内心坚守的爱情与美德依旧如初。

“峨峨青山石,万古色不移”将自然界的山石比作时间的见证者,它们历经万古而不变,以此来衬托出女子对爱情的忠诚与恒久不变的情感。

最后,“谁为贞寿歌,请君歌此词”表达了对这位女子的敬意与赞美,同时也邀请读者一同歌唱她的故事,传递出对忠贞与永恒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不仅刻画了一个坚守爱情的女性形象,还蕴含了对时间、自然与人性深刻的思考,体现了边贡作为明代文人的深厚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赋鹤翎扇寿江翁

白羽白且鲜,制如秋月圆。

青云相与媚,皓雪避其妍。

出入仙翁手,逍遥以蹁跹。

招彼蓬山侣,乘风下芝田。

万寿同所归,飞飞凌紫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刘克柔迎养二亲乞诗为寿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字为韵

人生有良愿,莫如翁姥健。

生儿无令名,虽寿安足荣。

七岁燕山道,重来见秋草。

十月到官衙,蟹肥霜菊华。

古称远游苦,今知远游乐。

来去何翩翩,云中度双鹤。

稀年具庆稀,勿轻莱子衣。

形式: 古风

西台遗恨为吴克学御史作

晏眺当沈晖,南山正巍巍。

孤子天涯心,邈与哀雁飞。

雁飞各有止,孤子心无依。

念彼堂上亲,乔年邻古稀。

经时客梁宋,苦恨温凊违。

何知变故来,绣服更麻衣。

整驾返初辙,洒泪临江圻。

人去秋堂空,凄风吹穗帏。

嗟嗟宦游苦,不似前时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稽勋冯子佩归治祖墓

油油上谷路,飒飒秋风起。

落日客子归,寒烟满墟里。

墟里夕灯明,临堂哀泪横。

无复报刘日,空陈李密情。

携儿负畚锸,自辟山中土。

坎坎彻下泉,双棺闭幽户。

幽户不重开,向山高筑台。

他时华表上,应见鹤飞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