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迷怀

平生论史眉飞扬,独喜汉吏称循良。

头会箕敛谁作俑,既雨犹欲烹宏羊。

尤而效之罪又甚,咄咄毋乃丧心狂。

亟思投劾遂初志,畏此谴怒中徬徨。吁嗟乎!

疮痍未复事供亿,三郊三遂需刍粮。

暂累吾民岂得已,所惭从政非管商。

闾阎膏血长官泪,慎勿攫取充贪囊。

宽之一分亦元气,愿揭斯语悬堂皇。

碧天浩浩明月午,独对官阁焚心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夜迷怀》,作者是清代诗人郭柏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现实政务的感慨。首句“平生论史眉飞扬”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热爱和对公正廉洁官员的推崇,如汉代循吏的典范。接下来,“头会箕敛谁作俑”批评了苛捐杂税的源头,暗示了社会不公。“既雨犹欲烹宏羊”进一步批判了官场中的奢侈浪费。

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深感忧虑,“疮痍未复事供亿”反映了战乱后的民生凋敝,供应需求繁重。“三郊三遂需刍粮”强调了军事行动对物资的需求,加重了百姓负担。诗人自责未能像古代贤能者管仲、商鞅那样造福一方,“所惭从政非管商”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反思和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贪污腐败的痛恨,“闾阎膏血长官泪”描绘了民间疾苦与官僚的同情,他警告官员切勿贪婪,“慎勿攫取充贪囊”。诗人呼吁宽厚待民,认为适度的宽容对社会元气有益,“宽之一分亦元气”。

最后,诗人以“碧天浩浩明月午,独对官阁焚心香”收束,寓言自己在寂静的夜晚,独自面对公务,内心充满虔诚和决心,希望自己的忠告能被高悬于堂上,成为警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思考和感慨,揭示了清代社会的弊病,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清明政治的向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收录诗词(15)

郭柏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鉴亭话别示及门诸子(其一)

砥砺前修纵未能,敢虚忠告负良朋。

昆仑发水分千派,宗动窥天洞九层。

吾道酸咸当领取,世途夷险总肩承。

高歌青眼相期处,不独云梯把袂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亭话别示及门诸子(其二)

文士相轻自古然,不妨褒贬让时贤。

众流浩荡争趋海,一木槎丫独拄天。

老马就衰犹识路,野狐虽幻枉谈禅。

书生报国无奇策,回首名山讲艺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亭话别示及门诸子(其三)

壮不如人黯自伤,故山久卧益颓唐。

懒云暂出难为雨,短发无多况已霜。

纵有安车徵卓茂,却惭荐犊误王阳。

惟应头上青天在,每夜盟心艺瓣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亭话别示及门诸子(其四)

鉴亭杯酒此盘桓,握手临歧感百端。

情重岂专文字契,交深倍觉别离难。

坐花长忆香三日,种竹欣成玉万竿。

等是鳌山垂钓客,扶桑振策晓天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