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柯九思所作的《送陈玉林南还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南归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龙去亭空思惘然”,以“龙去”象征友人的离去,“亭空”则暗示了送别的地点,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怅惘之情。接下来“道人和泪话当年”,通过“道人”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悲伤情绪,同时“和泪话当年”也暗示了两人曾有过美好的回忆。
“珠宫锡号开三岛,金榜承恩自九天。”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友人的归途想象为仙境之旅,既增添了浪漫色彩,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美好前程的祝愿。其中“珠宫”、“三岛”、“金榜”、“九天”等词汇,分别代表了仙境、仙岛、荣耀与至高无上的地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无限遐想和祝福。
“花落御床沾宿雾,苔生辇路湿苍烟。”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自然景象,通过“花落”、“宿雾”、“苔生”、“苍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是在预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这些自然景象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增加了诗歌的深沉意味。
最后两句“春来怕渡秦淮水,处处青林啼杜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担忧与牵挂。春天的到来,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对于诗人而言,却因友人的离去而变得忧伤。他担心友人在渡过秦淮水时会遇到困难,同时“处处青林啼杜鹃”则以杜鹃鸟的啼鸣,象征着离别与哀愁,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情感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送别场景的离愁别绪,还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深深的牵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