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宿山房夜气清,一窗凉月共虚明。

邻鸡未作人声绝,时听高梧滴露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山房中宁静清幽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独宿山房夜气清”,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山房中度过夜晚,周围空气清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脱俗的氛围。次句“一窗凉月共虚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明亮,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光温柔地覆盖,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和宁静。

接着,“邻鸡未作人声绝”,描述了夜晚的寂静,只有远处的鸡鸣打破了这份宁静,但很快又归于沉寂,强调了夜晚的深沉与孤独。最后一句“时听高梧滴露鸣”,则以滴落的露珠声作为背景音,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不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以及在静谧夜晚中的内心世界。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片山房之夜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醉作三首(其一)

淅淅西风起,嗷嗷寒雁多。

稻粱随处有,珍重采薇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醉作三首(其二)

淅淅西风起,候虫寒夜分。

千山杳沉寂,竟夕断知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醉作三首(其三)

淅淅西风起,溅溅石濑鸣。

有情从是妄,个里定无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苦雨用俳谐体

仰诉天公雨太多,才方欲住又滂沱。

九关虎豹还知否,烂尽田中白死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