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前雨后莺乱啼,城南城北花交飞。
江南儿女裁苧衣;燕京游子何时归。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雨后的景象,雨前雨后莺鸟纷飞,鸣声嘈杂,城南城北的花朵在微风中交错飘落,如同一场花雨。诗人萨都剌以江南儿女穿着新裁的苎衣为背景,引出对燕京(今北京)游子的思念之情,询问他们何时才能回归。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寓含了浓厚的离别情绪和对团聚的期盼,展现了元代诗人萨都剌的乡愁与人情之美。
不详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一片暮云千里隔,石头城上望天台。
夜深婺女明如镜,雁荡山前雁尽回。
归到江南才一月,短衣匹马又京尘。
明朝拟下江东去,晴日柳花飞送人。
水绕池塘朝饮马,月明苍柏夜鸣乌。
年来南北几千里,却笑书生无远图。
丹阳郭里春濛濛,骑马出郭诗思浓。
江南二月风雨过,梅花开尽杏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