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越调梨花

素肌应怯馀寒,艳阳占立青芜地。

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

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

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

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

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

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肌肤清瘦恐怕余寒侵袭,艳阳下她独立在青草地上。
阳光照射樊川,灵关阻隔道路,凋零的花朵纷纷避开。
火焰般的楼阁,风雨嫉妒着花朵,长门深锁无言。
半湿的窗帘后,手中一枝花,更勾起黄昏时分的泪水。
月光下,风前花影婆娑,满园歌声乐声。
鲜艳的色彩褪去,潘妃放下酒杯,王昭君忽然起身。
雪花翻飞空中,夜晚如穿白衣,没有春天的气氛。
遗憾的是,美人的容颜不再,即使琼花再好,又有谁来欣赏呢?

注释

素肌:肌肤清瘦。
馀寒:残留的寒冷。
艳阳:明媚的阳光。
青芜地:青草地。
樊川:地名,代指美景。
灵关:险要的关隘。
残红:凋零的花朵。
长门:汉代宫殿,此处象征失宠之处。
亚帘栊:半掩的窗帘。
黄昏泪:傍晚时分的感伤之泪。
风前月底:形容景色优美。
繁英:繁多的花朵。
昭君:汉朝美女王昭君。
雪浪:比喻雪花。
粉裳缟夜:形容夜晚如粉妆玉砌。
玉容:美丽的容颜。
琼英:美玉般的花朵。
比:比较,欣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梨花盛开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淡淡的哀愁。"素肌应怯馀寒",暗示了早春时节梨花的娇嫩,仿佛怕残留的寒气。"艳阳占立青芜地",阳光映照下的梨花与青草相映成趣,但又透露出一丝孤独和冷清。

"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运用比喻,将梨花比作被阳光照亮的樊川,而"灵关遮路"则暗示了花期短暂,如同被阻隔的道路。"长门深闭"暗指梨花的凋零,如同被遗忘的宫门紧闭。

接下来,词人通过"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描绘了风雨中梨花的凋零,以及楼台间的繁华与梨花的孤寂形成对比。"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借一枝梨花引发观者黄昏时分的感伤,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下半部分,"别有风前月底",进一步渲染了梨花在风月中的凄美,"布繁英、满园歌吹"则描绘了热闹的场景,反衬梨花的落寞。"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运用典故,表达梨花虽褪去繁华,但仍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最后,"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以雪浪和黑夜的意象,强调梨花的洁白与春意的缺失。"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词人遗憾梨花之美无人欣赏,只能独自承受寂寞,表达了深深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梨花为载体,寓言人生的荣枯兴衰,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慢.高调

夜色澄明。天街如水,风力微冷帘旌。

幽期再偶,坐久相看才喜,欲叹还惊。醉眼重醒。

映雕阑修竹,共数流萤。细语轻盈。

尽银台、挂蜡潜听。

自初识伊来,便惜妖娆艳质,美眄柔情。

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

游丝荡絮,任轻狂、相逐牵萦。

但连环不解,流水长东,难负深盟。

形式: 词牌: 长相思慢

长相思(其一)晓行

举离觞。掩洞房。箭水泠泠刻漏长。愁中看晓光。

整罗裳。脂粉香。见扫门前车上霜。相持泣路傍。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长相思(其二)闺怨

马如飞。归未归。谁在河桥见别离。修杨委地垂。

掩面啼。人怎知。桃李成阴莺哺儿。闲行春尽时。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长相思(其四)

沙棠舟。小棹游。池水澄澄人影浮。锦鳞迟上钩。

烟云愁。箫鼓休。再得来时已变秋。欲归须少留。

形式: 词牌: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