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润月叹》,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诗中描绘了农人在一年辛勤耕作后,却因早夏遭遇虫害和雨水过多导致庄稼歉收的悲惨景象。诗人通过“终岁勤苦耕,俯仰犹自缺”表达了农民们一年的辛劳与付出,然而收获却远不及期望。
接着,“早夏值螟潦,我稼忽已劣”点明了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使得原本丰收有望的庄稼变得贫瘠。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面对困境时的生活状态:“历书暇相展,沉复添一月”,在忙碌之余翻看日历,却发现时间似乎停滞不前,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而“瓶粟既已罄,数口待哺啜”则形象地描绘了家中粮食耗尽,家人只能等待救济的窘境。
最后,“人生百年内,揣分聊自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认为在有限的生命里,应当知足常乐,面对困难时保持内心的平静。然而,“一饱匪何得,而况饫馨爇”又流露出对温饱问题的无奈与渴望,即使是最基本的温饱也无法得到满足,更不用说享受美食了。诗人以“三旬九遇食,吾方慕前哲”结束,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向往,希望能在艰难时刻找到精神寄托,以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苦难,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