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

碧池萍嫩柳垂波,绮席丝镛舞翠娥。

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清澈的池塘中浮萍娇嫩,柳树轻拂水面;华丽的宴席上,丝竹声响起,美女们翩翩起舞。
为了告诉在会稽亭上的客人,现在的盛会恐怕比不上元和时期的盛况。

注释

碧池:清澈的池塘。
萍嫩:浮萍娇嫩。
柳垂波:柳树轻拂水面。
绮席:华丽的宴席。
丝镛:丝竹乐器。
舞翠娥:美女们翩翩起舞。
会稽亭上客:会稽亭上的客人。
永和:现在的盛会。
元和:元和时期(作为比较,可能指代一个更盛大的时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会图景。"碧池萍嫩柳垂波"中,"碧池"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池水,"萍嫩"形容水中的藓草柔软细腻,"柳垂波"则是柳树随风轻轻摇曳,带出波纹。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致。

"绮席丝镛舞翠娥"一句中,"绮席"指的是精美的坐垫或地席,"丝镛"可能是装饰品发出的轻微声音,"舞翠娥"则形容女子在春风中舞动,像翠鸟一样优雅。这里不仅描写了宴会上的景象,也传达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

"为报会稽亭上客"表明诗人是为了回应同僚或朋友在亭子里举行的聚会,"永和应不胜元和"则是在比较两个时期(可能指的是两个不同的宴会时间)的美好,认为现在的宴会不如往日。这里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他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此外,这种比较和怀旧的情绪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收录诗词(78)

刘言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

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白屋藜床还共入,山妻老大不羞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山寺看海榴花

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燄递相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山寺看樱桃花题僧壁

楚寺春风腊尽时,含桃先坼一千枝。

老僧不语傍边坐,花发人来总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乐府杂词三首(其一)

紫禁梨花飞雪毛,春风丝管翠楼高。

城里万家闻不见,君王试舞郑樱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