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都官见赠

齿疏鬓白两眸昏,万事无堪老病身。

脱粟犹沾太仓禄,法官仍忝外台臣。

直缘迂僻求闲地,岂是孤高慕古人。

英俊满朝皆稷契,太山何少一飞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牙齿稀疏,头发花白,双眼昏花,面对世间一切,老病之躯已不堪重负。
尽管粗茶淡饭,我依然享有朝廷的俸禄,作为法官,却惭愧地在外省任职。
只因我性情古怪,寻求的是清闲之地,并非效仿古人追求孤高。
朝中英才如稷和契般众多,泰山又何曾缺少过微小的尘埃。

注释

齿疏鬓白:形容年老体衰。
万事无堪:形容无法承受世间琐事。
脱粟犹沾:粗食尚且享用,指生活简朴。
太仓禄:指朝廷的俸禄。
法官:官职的一种。
外台臣:指地方官员。
直缘:只因为。
迂僻:行为古怪,不随流俗。
孤高:孤傲清高。
英俊:才智出众的人。
稷契:古代贤臣,比喻杰出人才。
太山:比喻高位或权威。
飞尘:比喻微不足道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人生境况的感慨。"齿疏鬓白两眸昏,万事无堪老病身"一句,通过牙齿稀落、头发变白和眼睛模糊,形象地表达了老年体弱多病的状态,"万事无堪"则是对衰老后种种不如意事物的无奈感受。

"脱粟犹沾太仓禄,法官仍忝外台臣"一句,诗人提到自己虽然已经退休,但依旧担任某种职务,这里的"忝"字用得恰当,表达了一种不自在和不安的心情。

接下来的"直缘迂僻求闲地,岂是孤高慕古人"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对清净山水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迂僻"和"孤高"都是形容词,用以表达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清贫自适的情怀。

最后,"英俊满朝皆稷契,太山何少一飞尘"这两句,诗人感慨于当时英俊之士都已功成名就,而自己则如同太山旁的一粒微尘,表达了一种落寂与自谦的情绪。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个人晚年遭遇的描述,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个人的渺小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冲卿喜雨偶成

万里风随快雨来,尘昏消伏旱光开。

物情濯热参差喜,天意为仁容易回。

帘映薄寒灯有晕,窗含虚白麝成煤。

君侯雅有江湖兴,萧洒何须气象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刘伯寿陪潞公禊饮

旌幢车骑满沙头,鼓吹喧繁画鹢浮。

十里罗纨光照地,千家帘幕远临流。

觞随洛水周公事,月映凤楼裴相游。

令典久堕今更举,行闻美俗遍中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同舍对菊无酒

黄花倚秋色,晔晔为谁开。

更使窥残榼,空令洗旧杯。

嗅香行缭绕,撚蕊立徘徊。

尽日柴门外,白衣来不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宇文公南涂中见寄

骢马乌纱游洛尘,未能全得自由身。

深惭白首恋微禄,不向青山为散人。

斥鴳卑飞聊取适,冥鸿高举益难亲。

蜀都迢递千馀里,徒诵新诗妙入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