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道中作(其二)

旱田种候水田早,黍稻高低物土分。

廿里官街尘不起,又看四宇布春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蓟州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首句“旱田种候水田早”,生动地描绘了农事活动的季节性特点。旱田需要等待雨水降临才能播种,而水田则需提前准备,体现了农民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利用。这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的技术要求,也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次句“黍稻高低物土分”,进一步展示了农田景观的层次感。黍与稻作为主要农作物,高低错落,形成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暗示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这一句通过植物的高度差异,巧妙地表现了土地的多样性和农业生产的多样性。

第三句“廿里官街尘不起”,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官道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尘埃不扬,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之中。这不仅赞美了道路的整洁,更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和治理能力的认可,以及对和谐社会环境的向往。

最后一句“又看四宇布春云”,将视角从地面提升至天空,以春云的布满象征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春天景象。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美好祝愿,也暗含了对社会繁荣、国家昌盛的美好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蓟州道中作(其三)

胜国三边重守防,严城楼橹监兴亡。

于今祗虑民滋庶,到处萦怀耕与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翠云山房二首(其一)

地据隆中秀,盘盘诘径幽。

心依清略永,神与静为谋。

山雨寒徐点,春松翠欲流。

楼横天半舫,可以纵吟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翠云山房二首(其二)

杏缬嵰山雪,鹤弹缑岭风。

琴音淙曲峡,盖影羃层嵏。

胜地栖迟暂,他时想像中。

何如消万虑,结念属云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翠云山房杏花盛开用邓尉香雪海歌韵以去岁今日恰在邓尉观梅也

山房驻辇息金吾,山房重来如到初。

东风花事正绝胜,南梅北杏言非诬。

倚岩扶巘致各别,笑云烘日颜齐舒。

开不在先亦不后,蓄眼似有神为模。

七字未可搁笔罢,六飞匪为临芳纡。

应时即景便且近,还赢江国遥征途。

底须肥瘦较品格,均有蜂蝶纷来趋。

满山红雪香未歇,王母嵰山致馈馀。

勃窣双成引嘉庆,琅璈云瑟为声娱。

是雪非海亦非湖,仙山自与人间殊。

俨如佛拈色空色,更欣天假需云需。

晚来应有养花雨,隔窗点滴参清疏。

邓尉擅名二千载,未如幽谷偏高孤。

兴来摛词为说项,去年此日刚临吴。

去年此日刚临吴,劳劳来往何为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