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狄鸣善捧檄迎母往金兰州就养

人子能不念其母,乌鸟哑哑犹返哺。

十月怀娠乳抱劳,亦期仰事慰迟暮。

那知中道母子分,南望亲舍唯白云。

伯也执殳在军旅,堂上消息空传闻。

将军命许迎就养,拜捧檄文喜无量。

杭州万里到兰州,母见子如堕天上。

膝间乍见欢复悲,天河水流有合时。

宜男草是别时草,老莱衣是别时衣。

只今四海车书一,人间万事真难必。

十年戎马行陈间,子母团圞有今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母子亲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张昱对母亲的深深挂念和母子重逢的喜悦。诗的开头两句“人子能不念其母,乌鸟哑哑犹返哺”,通过比喻人子对母亲的思念如同乌鸦反哺,强调了孝道之情。接着描述母亲十月怀胎、哺乳辛劳,期待儿子长大后能奉养自己。

然而,命运多舛,“那知中道母子分”,母子分离让诗人感到痛心,只能南望故乡,只见白云。“伯也执殳在军旅”暗示狄鸣善在外征战,家中消息只能空闻。当接到将军的命令,允许狄鸣善迎养母亲,诗人欣喜若狂,“拜捧檄文喜无量”。

长途跋涉,从杭州至兰州,母子相见的场景感人至深,“母见子如堕天上”,描绘出母亲见到久别的儿子时的惊喜。诗人感慨万千,昔日分别时的别离之物——宜男草和老莱衣,如今都成为回忆。结尾处,诗人感叹世事难料,但母子团聚的幸福时光弥足珍贵,历经十年战乱,终于得以实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亲情纽带,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题湖州何生售书养母诗卷

衙散到家无与适,领客壶觞以终日。

何生忽从湖州来,当筵不语惟长揖。

古貌存心行孝道,袖出旧书三两帙。

进言售此备甘旨,有母行年将八十。

吾闻此语为太息,伤哉贫乎乏朝夕!

龙蛇蛰藏天地闭,宜尔之贤身不立。

莫说家无田可耕,纵有田耕那得食?

不如归棹湖州船,有鱼可钓凫可弋。

君不见卖刀与卖戟,朝持出门暮得直。

文章本是太平具,以此干人复何益?

军人或有锡类人,倾产酬书吾可必。

形式: 古风

东圃诗,为道士王景丹赋

东圃轩在玄武宫,海日欲上烟霏红。

若人餐之百体充,养得面貌如婴童。

上清有法授有宗,灵章秘咒存心胸。

一气孔神天与通,右卫白虎左青龙。

掷火万里行老翁,欲雨即雨风即风。

燮理造化代天工,事亲则孝君则忠,神人执鞭须相从。

形式: 古风

题王朋梅界画大都池馆图样

国初以来好时节,冶绿妖红盖阡陌。

乐游尽是勋贵家,人闹马嘶听不得。

细漆阑干辇子车,同载女子如蕣花。

车中马上目相许,蝴蝶梦满东西家。

牡丹台畔夜如昼,花炤银灯大于斗。

正月饮到三月中,乐地欢天古无有。

一朝花谢春复归,门锁池园空绿苔。

帘前尘覆珊瑚树,案上蝶栖鹦鹉杯。

豪华尽逐东流往,百年丹青化草莽。

当时命酒徵歌人,此日题诗画图上。

形式: 古风

题番使进呈三马

殿中得名画番马,笔力不在陈闳下。

方其番使引进时,诏许当轩对描写。

近前一匹白鼻騧,咫尺天威生惧怕。

第二匹马青连钱,矫首嘶鸣意闲暇。

向后赭白马最雄,雾鬣风鬃劳握把。

三马既出浣海空,天厩真龙此其亚。

画师貌此良苦心,惨淡精神入夷夏。

冥冥雷雨晦大河,漠漠风沙连钜野。

诸番服饰本华靡,不独丹青侈图画。

百年绢素霜雪新,拂拭徒为发悲咤。

莫言世有真乘黄,只此按图谁识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