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赠菊》由清代诗人朱晓琴所作,以菊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独特品质的赞美与欣赏。
首句“为爱名花着意忙”,开门见山,点明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不惜花费心思去亲近它。接着,“一枝赠我过银塘”描绘了诗人得到菊花的情景,仿佛在一片银光闪烁的池塘边,得到了这枝象征高洁与雅致的菊花,充满了诗情画意。
“耐寒如许留佳色,寄傲何妨到晚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菊花坚韧不拔、傲霜斗雪的品格,以及它即使在寒冷中也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展现出菊花独特的魅力和精神风貌。
“浑似明珠堪解佩,岂同宝剑漫遗囊”运用比喻手法,将菊花比作珍贵的明珠,既表达了对菊花美丽与价值的高度评价,也暗示了菊花如同宝剑一般,具有内在的锋芒与力量,但又不同于宝剑的外露与实用,更显其内敛与高远。
最后,“斋头供对怡然甚,自得幽芳俗虑忘”两句,写出了诗人将菊花置于书斋之中,与之相对,心生愉悦,仿佛所有的世俗忧虑都被这幽幽的花香所化解,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赞美,不仅展现了菊花的自然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