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逸客尊开晚沐堂,堂前丛桂起相望。
美人恰伴青春去,彩笔空悬白昼长。
识面独惭歌下里,知音谁与究全唐。
双溪三洞名山在,杖屦遨游自一方。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晚沐堂中,周围环绕着丛桂,与之相望。美人已随青春远去,留下的是漫长的白昼和空悬的彩笔。诗人自感与世俗格格不入,难以找到共鸣之人来探讨全唐的奥秘。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向往那双溪三洞的名山,愿意独自一人以杖履遨游,享受一方天地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不详
浮葛仙翁去不回,空遗玄像粤江隈。
嵩山此日归陈迹,勾漏何年变劫灰。
天上朋游联剑舄,人间香火共亭台。
崇贤忽动幽栖想,奈蜕尘缘未有媒。
迟日携醪选胜游,扶筇重上紫烟楼。
灵区未识群仙蜕,佳致先从一览收。
南望即今输白雉,西瞻无复度青牛。
临池共享升平醉,不记张衡有四愁。
高楼生紫烟,遍绕琅玕树。
一出西郭门,仿佛函关路。
冠盖息尘鞅,晚登休沐堂。
渔樵无旦暮,竟日得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