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杂诗

苏武台安在,昭君墓若何。

垣非秦紫塞,堡近汉黄河。

兵减笳吟少,烽销牧地多。

当时歌舞丽,檀板杂雕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云中杂诗》由清代诗人俞汝言所作,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展现了对古代边疆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苏武台安在,昭君墓若何”以两个著名的典故开篇,苏武牧羊北海,昭君出塞和亲,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追忆与敬仰。苏武台与昭君墓作为历史的见证,如今是否依旧屹立,引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的深思。

颔联“垣非秦紫塞,堡近汉黄河”则将视角转向地理环境,指出并非秦朝的紫塞长城,而是靠近汉朝的黄河。紫塞长城是古代防御工事的象征,而黄河则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两者结合,既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也隐含了历史的沧桑与民族的融合。

颈联“兵减笳吟少,烽销牧地多”进一步描绘了边疆地区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随着战争的减少,胡笳的哀鸣声变得稀少,烽火台的烟尘消散,广阔的牧地上充满了生机与宁静。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尾联“当时歌舞丽,檀板杂雕戈”则以对比的手法,将过去战争中的喧嚣与现在和平时期的和谐进行对比。昔日的歌舞升平与今日的和平景象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珍惜与渴望。

整体而言,《云中杂诗》通过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同时也传达了对和平与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9)

俞汝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孙孝廉侍史谷音

侍史清如玉,疑从缑岭来。

才偏怜颖士,技欲胜方回。

眉语令人醉,歌停待客催。

何当蒙绣被,青翰一帆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井陉道中

束马嵚崎道路艰,尚留古迹在青山。

悬流苔洗将军垒,落日烟封娘子关。

垂黍秋田辞战伐,横碑古涧费追攀。

两看旅雁违江北,自愧征衫不暂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华严寺同阎古古作

玉甃金绳奠九楹,离宫拓跋旧西京。

几经铁马雕戈日,不坏毗卢舍卫城。

像试孰开山后地,法幢犹纪大康名。

请看直北诸陵阙,白草黄榆纵复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大名九日

搔首中原去雁号,帝丘景物倍萧骚。

愁歌白帽清霜逼,风捲黄河浊浪高。

在野楼台临大泽,摩天雕鹗见秋毫。

射熊戏马何年事,闻道渔阳羽骑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