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八首(其三)朝斗坛

仙卿环佩此朝元,斗宿疏明夜不喧。

玉露未晞瑶草湿,灵风初满翠旗翻。

经藏蕊阙铜龙护,剑伏空山瑞气存。

浮世未须论浩劫,碧桃深处是仙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朝斗坛的仙境景象,充满了神秘与清幽之感。首句“仙卿环佩此朝元”,以“仙卿”指代仙人,他们身着华美的环佩,正在举行朝拜仪式,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氛围。接着,“斗宿疏明夜不喧”一句,通过描述夜空中稀疏明亮的斗宿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祥和,与人间的喧嚣形成对比。

“玉露未晞瑶草湿,灵风初满翠旗翻”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生机。玉露尚未蒸发,瑶草沾湿,显示出清晨的湿润与清新;而灵风初起,翠旗随风翻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也象征着仙界的气息。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经藏蕊阙铜龙护,剑伏空山瑞气存”则将视线转向了朝斗坛的内部,经藏与蕊阙(可能指的是供奉神灵或经文的地方)被铜龙守护,象征着神圣与保护;而剑伏于空山之中,瑞气环绕,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力量与和平共存的主题。

最后,“浮世未须论浩劫,碧桃深处是仙源”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在诗人看来,世间纷扰不必过多忧虑,真正的解脱与归宿在于那片碧桃深处的仙源之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精神追求的寄托,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界图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615)

郑学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字:承孟
  • 籍贯:广东顺德

相关古诗词

罗浮八首(其四)野人庐

观源洞口觅仙踪,云琐仙山悴几重。

哑虎夜惊千岁鹤,碧鸡春唤万年松。

药槽自引灵泉洗,丹灶犹馀绛雪封。

风景苍苍人去远,杖藜何处得相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罗浮八首(其五)梅花村

彩云轩近朱明洞,洞口梅花尚有村。

㶁㶁涧声喧水碓,阴阴松叶护柴门。

空馀草舍千年迹,无复疏枝月夜魂。

济胜自应频驻屧,可谁重与倒芳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罗浮八首(其六)大石楼

紫翠中天耸石楼,铁桥流水几经秋。

三株树近天鸡报,九叠光生海日浮。

缟鹤振衣横碧落,金芝敷甲满丹丘。

仙坛□景依然在,风御何因历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罗浮八首(其七)水帘洞

峭壁淙淙泻瀑泉,玉花飞溅素珠悬。

崩腾沧海双蛟斗,澒洞昆阳万马先。

趺坐不惊春燕入,幽栖偏与世尘捐。

飞龙若遣催行雨,应化甘霖遍九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