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制作潇湘八景(其二)潇湘夜雨

三湘重湖碧云暮,岸苇江芦不知数。

孤篷夜半惊梦回,四顾茫茫莽回互。

乍疏乍密还潇潇,泽被枯槁翻天飘。

江湖岂无庙堂念,恩深不知千里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朱同的《潇湘夜雨》描绘了湘江流域夜晚的景象。"三湘重湖碧云暮"开篇即展现出一幅湖光山色的水墨画,傍晚时分,湖面云雾缭绕,湖水深邃。接着,"岸苇江芦不知数"写出了芦苇丛生的岸边,数量众多,与湖面的静谧形成对比。

"孤篷夜半惊梦回"转而聚焦到舟中之人,夜半醒来,孤舟中的人被风雨声惊扰,梦境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微妙的联系。"四顾茫茫莽回互"进一步渲染了四周环境的广阔和迷茫,给人以孤独与渺小之感。

"乍疏乍密还潇潇"描述雨势的变化,时而稀疏,时而密集,再配以潇潇的雨声,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动人的氛围。"泽被枯槁翻天飘"则展现了雨的滋润力,即使是对干涸的草木,也能带来生机。

最后两句"江湖岂无庙堂念,恩深不知千里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朝廷的思念,虽然身处江湖,但心中仍怀有对国家和朝廷的深深眷恋,尽管相隔千里,这份恩情却如江河般绵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潇湘夜雨为背景,寓情于景,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人生际遇和家国情怀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15)

朱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字:大同
  • 号:朱陈村民
  • 籍贯:徽州府休宁

相关古诗词

应制作潇湘八景(其三)烟寺晚钟

重岩叠障生虚籁,碧烟隐寺横如带。

老禅出定月照廊,数声忽度长林外。

西来大慧非顽空,要将耳观开愚蒙。

洪音浩荡无远迩,播扬万里资皇风。

形式: 古风

应制作潇湘八景(其四)江天暮雪

严风凛冽云垂地,远岫平林失苍翠。

冯夷剪水作飞花,一色迷漫满天际。

孤舟钓缗昏未收,蓑衣清兴胜狐裘。

三白但有丰年兆,一身饥寒何足忧。

形式: 古风

应制作潇湘八景(其五)平沙落雁

秋色澄空碧霄远,蓐收气肃寒云捲。

数声嘹唳天外来,低落平沙水清浅。

羽毛独尔知随阳,岂为饥肠怀稻粱。

衔芦不烦避矰缴,解网今已同商汤。

形式: 古风

应制作潇湘八景(其六)远浦归帆

灏气满空秋洒洒,潦尽潭清木叶下。

片帆几点天际来,破浪乘风如走马。

江汉今为雁鹜池,商舶钓艇从所之。

暮归晨出会有时,慎勿纵欲令人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