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山色葱茏,烟水渺茫,大小二孤山,耸立江水中央。
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破空。
有客舟从哪里而来,桨声流水间船身抑扬。
沙滩平坦,微风徐来,望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
两山如发髻屹立,正对江水之境,二美梳弄新妆。
船中商贾,切莫轻佻,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注释

大孤小孤:指大孤山、小孤山。
两山屹立江中,遥遥相对。
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东南鄱阳湖中,一峰独峙;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松县东南的江水中。
搀:刺,直刺。
客舟何处来,棹(zhào)歌中流声抑扬。
低昂:高一低,起伏不定。
峨峨:高耸的样子。
这句以女子的发髻比拟大小孤山水雾缭绕的峰峦。
“晓镜”句以妇女的梳妆镜比喻江面、湖面。
贾客:商人。
小姑:指小孤山。
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
这两句说,船上的商人举止不要轻狂,美丽的小姑早已嫁给彭郎了。
这里形容江山秀美,人们不能自禁其爱。
当地民间就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通过对山、水、树木和船只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中“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几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一派江景之美,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无垠的自然之中。

接着,“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山峦陡立、树木参天的荒凉景象。这里的“崩”字用得妙,既形容了山崖的险峻,也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沧桑与自然力的无情。

而“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则是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远方舟来的好奇和对水上歌声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旅行者的孤独与向往。这里的“抑扬”二字,更添了一份情感的深度。

在下一段,“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中,诗人继续描绘了那片宁静而又迷离的江景。沙滩平坦而又看不见尽头,孤独的小岛与缓缓行驶的舟船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邃的思考。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则是诗人对景象的进一步描绘,烟雾缭绕的山峰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神秘,而那“新妆”的比喻,更添了一份生机与希望。

最后,“舟中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两句,诗人以一种淡定的情绪对待生活中的变迁。舟中行者不应过度沉醉于眼前的风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如那小姑嫁给彭郎一般,每个生命都是独立而又相互连接的。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是一篇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佳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张安道见示近诗

人物一衰谢,微言难重寻。

殷勤永嘉末,复闻正始音。

清谈未足多,感时意殊深。

少年有奇志,欲和南风琴。

荒林蜩蚻乱,废沼蛙蝈淫。

遂欲掩两耳,临文但噫瘖。

萧然王郎子,来自缑山阴。

云见浮丘伯,吹箫明月岑。

遗声落淮泗,蛟鼍为悲吟。

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

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

躞蹀身轻山上走,欢呼船重醉中归。

舞腰似雪金钗落,谈辩如云玉麈挥。

忆在钱塘正如此,回头四十二年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张十七九日赠子由

千戈万槊拥笓篱,九日清樽岂复持。

官事无穷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

逍遥琼馆真堪羡,取次尘缨未可縻。

迨此暇时须痛饮,他年长剑拄君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王巩独眠

居士身心如槁木,旅馆孤眠体生粟。

谁能相思琢白玉,服药千朝偿一宿。

天寒日短银灯续,欲往从之车脱轴。

何人吹断参差竹,泗水茫茫鸭头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