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之祖世居鹅湖尝题其读书之室曰湖山清隐芳远既居武夷乃以所得况肩吾山水扇面请予赋诗为歌长句

况侯昔居白云中,爱写纨扇生秋风。

千岩万壑不盈尺,山桥草阁连青枫。

清溪漠漠春流急,苦竹丛深晚烟湿。

更言鸡狗傍茅茨,似有豺狼在原隰。

度桥一老若忘机,欲行未行风满衣。

杖藜恐是避世者,日暮似闻歌采薇。

山人望山归未得,画阁想像湖边宅。

干戈澒洞十年馀,风雨松楸万山隔。

鹅湖山高湖水长,昔翁读书清隐堂。

秋林伐木鹤鸣谷,春雨傍船鱼在梁。

人生万事浮云变,旅食他乡岁时倦。

尚想前贤抱隐沦,始知处世甘贫贱。

茅斋西南武夷岑,云雾苍莽龙蛇深。

致君尧舜苦无术,万里江湖劳寸心。

君不见商山之翁头似雪,一朝羽翼扶汉业。

丈夫出处自有时,耕岩钓濑谁能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智的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了程氏家族祖居之地鹅湖和武夷山的风貌。诗人以况肩吾的山水扇面为引,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首句“况侯昔居白云中”,点出祖先曾隐居于山间白云之间,暗示了他们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鹅湖的景致,如“千岩万壑不盈尺”形容山势险峻,“山桥草阁连青枫”则展现出山间的宁静与秀美。

诗人进一步通过“清溪漠漠春流急”和“苦竹丛深晚烟湿”的画面,渲染出春天溪流的活泼与夜晚竹林的静谧。同时,通过“鸡狗茅茨”和“似有豺狼”的对比,寓言世事变迁,暗含隐居生活的不易。

“度桥一老若忘机”描绘了一位超脱尘世的老者,他的形象与“日暮似闻歌采薇”的隐逸生活相呼应。诗人借“山人望山归未得”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乱动荡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干戈澒洞十年馀”和“风雨松楸万山隔”感叹世事沧桑,又以“鹅湖山高湖水长”回忆祖先的读书清隐堂,寄寓对前贤隐逸生活的敬仰。结尾处,诗人以商山四皓的典故,表达出对丈夫出处适时、甘于贫贱的人生态度的认同。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43)

蓝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危进

忆昔诵君玉华作,秋月华星动寥廓。

已知志士甘渔樵,独忆神仙閟岩壑。

贾生少年负经济,阮籍穷途苦漂泊。

空谷天寒隐白驹,沧江日暮饥黄鹤。

千里犹看杀气昏,十年不见旌头落。

布衣各拥将帅权,草莽空谈王伯略。

穷冬命驾武夷溪,茆屋山中风雨恶。

黄菊花残枫叶疏,与君沽酒花前酌。

况闻有书献天子,安得排云叫阊阖。

酒酣起舞肝胆雄,宝剑光芒照六合。

英豪遇合终有时,丈夫志在麒麟阁。

形式: 古风

春夜宴伯颖元帅宅题云林茆屋图

高堂华烛延宾客,叠嶂层崖写秋色。

五老天寒楚树青,九疑日暮湘云白。

茆屋溪头何处村,长林无人啼鸟闻。

岚侵山市昼冉冉,叶坠霜野晴纷纷。

清夜高城雷雨作,将军置酒相娱乐。

月黑蛟龙起洞潭,山荒虎豹依丛薄。

少年爱画颇入神,时危思与烟霞亲。

故园不归湖上宅,春树长忆江东人。

我本东门饭牛者,短衣破帽南山下。

惊看戎马扰边疆,甘与渔樵放中野。

将军黄金双虎符,临边自合思捐躯。

两淮氛祲尚满眼,明堂梁栋须人扶。

酒酣起舞心激烈,木末悲风动萧瑟。

雪尽蓬莱春正深,麟阁丹青纪勋业。

梯山航海趋皇都,修文偃武歌唐虞。

一丘一壑尚可得,为君重赋云林图。

形式: 古风

题李遵道枯木图为建安朱炯作

君家枯木称小李,老干杈枒翠微里。

忽看怪石起陂陀,复有疏篁映秋水。

年年雨露长莓苔,落叶悲风惨澹来。

日暮天寒鬼神护,深山大泽栋梁材。

牧童樵子不敢近,似有龙蛇此中隐。

故将露叶拂晴柯,曾倚云根长春笋。

李侯画竹世有名,偶见此图双眼明。

山中黄绮操同古,林下夷齐节独清。

炯也曾为玉京客,挂席海天秋月白。

琅玕在谷灵凤栖,珊瑚出水神鱼泣。

我本野人溪上居,疏篁古木临阶除。

息阴时复朝隐几,汗简徒劳晚著书。

已知樗散非时用,回首何须万牛重。

桃李花多漫得春,松柏青青岁寒共。

形式: 古风

雪景寄契原鲁应奉

冻雨萧骚雪复作,老树荒云冰满壑。

穷冬日日南极昏,杀气时时北风恶。

此时高楼望八荒,一色山川共城郭。

岂无渔艇在江湖,稍有人烟辨墟落。

村中人少虎狼多,野外草深禾黍薄。

春雷何处起潜蛟,寒霰空庭噪饥雀。

玉堂供奉高昌公,走马居庸度沙漠。

归来茅屋卧青毡,脩竹清风动寥廓。

时危安得屡促席,坐对高寒宜晚酌。

长林惨惨烟水空,时有飞来双白鹤。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