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半洲中丞提兵征黎和韵(其二)

蛇豕跳梁薄海城,黎平崖穴望天兵。

折冲千里恩威重,奖作三军意气生。

五指却挥黎雾散,七星回曜海门清。

伏波铜柱应神护,南极遥遥共表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蔡半洲中丞率领军队征讨黎族的壮阔场景。开篇“蛇豕跳梁薄海城”以“蛇豕”比喻敌军的猖獗,形象地展现了敌军在沿海地区肆虐的情景。“黎平崖穴望天兵”则描绘了在黎平的险要地形中,敌军仰望我军大军压境的紧张局势。

接着,“折冲千里恩威重”一句,赞扬了蔡半洲中丞的军事才能与威严,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奖作三军意气生”则表现了蔡半洲中丞的激励作用,使得三军士气高昂,斗志满满。

“五指却挥黎雾散,七星回曜海门清”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五指象征着蔡半洲中丞的指挥若定,一举驱散了黎族的阴霾;七星回曜则寓意着正义之师的胜利,如同星辰般照亮了海门,使局势变得清明。

最后,“伏波铜柱应神护,南极遥遥共表名”引用了历史典故,伏波将军马援曾立铜柱以昭示功绩,此处暗喻蔡半洲中丞的功绩将如同马援一般永垂不朽,同时与南极星遥相呼应,象征着功勋卓著,光照四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蔡半洲中丞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他所领导的军队在征讨黎族时的英勇与胜利,充满了豪迈与壮志。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门对月次明府何善山韵

楚云新月正推篷,吟对庐山第一峰。

几处惊波鲂入钓,一声撩梦鹤横空。

心关闾井行应遍,春老烟花兴未慵。

操割有馀骚思远,秋风亭上扣巴东。

形式: 七言律诗

督学退斋林公致祭令先翁西麓公于名宦祠承示佳章依韵奉和

庙木偏承晓露凉,孤高风韵自能长。

人贤到处英灵在,情至感时怀抱伤。

岂以佳城悲隔绝,信于明德奠馨香。

试将名教权轻重,已为吾人布肾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同退斋先生游圭峰次韵

白鹤含花春暮迁,玉台何处扫松关。

林峦重喜回青眼,野鸟如曾识笑颜。

云际高攀多士望,人寰下视几身闲。

朝廷衮阙忙须补,寄兴行云流水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西台话旧

伴听木天风飒飕,十年名纸愧生毛。

龙韬暂出尘氛静,文教两司声望高。

笑引山杯誇卓荦,指谈霜鬓惜萧骚。

翠屏僻远经过少,看竹哦松不惮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