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罗浮山的向往与感慨。首联“罗浮东望海天宽,四百峰头紫雾蟠”以开阔的视角展现罗浮山的壮丽景象,紫色的雾气缭绕在四百座山峰之上,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宦迹驱驰思拄笏,云林衰谢悔弹冠”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反思,他曾在忙碌的仕途奔波中,现在回首,开始怀念那远离尘嚣、云淡风轻的生活,甚至后悔当初离开自然的怀抱,投身官场。
“共传幽境身堪老,祇恐尘心路改观”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认为罗浮山是隐居的理想之地,可以让他老有所依,但又担心自己被世俗所累的心性会改变对这个地方的看法。最后,“此去吕翁如邂逅,肯沿卢氏枕邯郸”借用历史人物吕翁和卢氏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罗浮山遇见像吕翁这样的智者,或是像卢氏那样能够超脱尘世的人,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启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精神归宿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