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棠吟悼秦右衡作五首(其二)

花下沧桑赋感春,白头相对再来人。

丛残金匮同留恋,忍向蓬山数劫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病棠吟悼秦右衡作五首(其二)”为题,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文人夏孙桐所作。诗中以“花下沧桑赋感春”开篇,描绘了在花开花落的自然更替中,岁月流转带来的感慨与思考。接着,“白头相对再来人”,诗人通过描述两位白发老人的相遇,隐喻生命的轮回与不变的真理。

“丛残金匮同留恋”,这里的“金匮”可能指珍贵的书籍或记忆,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忍向蓬山数劫尘”,“蓬山”常用来比喻仙境或远离尘世的地方,此处可能寓指逝去的友人或美好的事物,而“数劫尘”则暗示时间的漫长与无尽,表达了对逝去之物的不舍与哀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逝去之物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棠吟悼秦右衡作五首(其三)

大隐金门共轴薖,年年斑管傍琼柯。

日斜花落茶烟静,独爱春光一院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病棠吟悼秦右衡作五首(其四)

大沧桑后小沧桑,花事荣枯见履霜。

凄绝茂陵求槁日,却将先兆證孤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病棠吟悼秦右衡作五首(其五)

人遐室迩自徘徊,偃蹇双株拥雪苔。

桂已销亡桐半死,兰成赋笔总悲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龙泉寺旧有寿山石刻十六应真象庚子兵乱失其二邵伯絅于厂市见二像购归寺中恰合洵异事也绘图徵题为赋二绝(其一)

人天多少团沙感,诗画聊存印雪缘。

箫寺他年增掌故,伽蓝记里与流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