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别秋未深,今来岁方晏。
吾衰忘笔砚,月记诗半板。
或疑子美圣,未若陶潜淡。
习气移性情,正坐闻道晚。
为我试读之,如君当具眼。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写给朋友李孔修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李孔修近期诗歌创作的评价和感慨。首句“昔别秋未深”回忆了两人过去的离别,那时秋天尚未深沉;“今来岁方晏”则描绘了现在时令已至岁末。诗人自谦地说自己年老记忆力减退,只能每月记录下一半的诗作,暗示了李孔修的创作活跃。
接下来,诗人将李孔修的诗才与杜甫(子美)和陶渊明(潜)相提并论,认为李的诗或许在技巧上接近杜甫的豪放,但风格上更接近陶渊明的淡泊。他指出李的诗风受到世俗习气的影响,可能是因为接触世事较晚,未能完全保持早年的淳朴本性。
最后,诗人请求李孔修阅读自己的诗,并相信李的眼光独到,能够给予中肯的评价。整首诗以交流诗艺和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为主题,体现了文人之间互相切磋的风气。
不详
坐忘一室内,天地极劳攘。
颠浪雷殷江,流云墨推障。
高田水灭顶,别坞风翻舫。
大块本无心,纵横小儿状。
江门三两诗,饶舌天机上。
世惟识宝人,惜宝如惜子。
宝为物所掩,念之容色悴。
一朝此宝来,辄复喜不已。
喜戚由宝故,以识为心累。
昔吾见尔翁,卖药金陵市。
手持一寸针,针落病者起。
我主大行人,翩翩酒相值。
京中多异客,飞盖若流水。
一峰挟一囊,有药能医世。
时当引疾去,东西各飘逝。
岁月忽复多,囊括针亦废。
君来还见予,俯仰相悲喜。
何期二纪下,重睹无双技。
瞻彼老定山,风波五千里。
金陵多旧游,存殁宁复记。
人生若浮烟,为君语如是。
雨水不雨水,雨雹胡乃然。
小者如莲实,大者如弹丸。
仍闻隔江言,有雹大如拳。
吾君古帝尧,神功格皇天。
雹往而霰来,无乃为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