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怨

生死归殊俗,君王命妾来。

莫令青冢草,生近李陵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妃怨》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命运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生死归殊俗,君王命妾来。”这两句开篇即点出王昭君的命运之谜,她的一生跨越了不同的文化与风俗,最终被汉元帝派遣远嫁匈奴,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抹哀愁。这里的“殊俗”不仅指地理上的遥远,更暗含着文化、制度乃至命运的巨大差异。

“莫令青冢草,生近李陵台。”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青冢(王昭君墓)与李陵台(李陵的墓地),表达了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与思考。青冢作为王昭君的安息之地,象征着她的孤独与寂寞;而李陵台则是另一个历史人物的归宿,两者相对,暗示了命运的不公与历史的无奈。诗人希望王昭君的墓草不要靠近李陵的墓地,寓意着对王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历史中女性角色命运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明妃怨》以王昭君的故事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体命运与历史进程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以及对于女性角色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价值的深刻关注。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题乌丝红袖图为王黄湄都谏三首(其一)

花雨林烟自暮朝,清溪流水入红桥。

蛮笺捧出纤纤手,如此诗人未寂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乌丝红袖图为王黄湄都谏三首(其二)

榛苓常有美人思,今日披图若见之。

孤凤自鸣天上疏,一阳阴管卷中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乌丝红袖图为王黄湄都谏三首(其三)

北仕燕都西住秦,南来使节动星辰。

多年已作罗浮梦,满眼梅花树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烟波渔父图

卷却丝纶付一竿,世间无处问严滩。

客星自落江湖上,只有孤山处士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