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金陵》由宋代诗人刘摰所作,通过对南京(古称金陵)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文的风流。
首句“月满扁舟久客怀”,以月满扁舟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暗示着诗人长久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接着,“石头城下暮潮回”一句,将目光转向南京著名的石头城,通过描绘傍晚潮水回退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霸王基业从吴始,人物风流自晋来。”这两句承上启下,既提到了南京作为历史重镇的地位,又点明了这里曾是英雄豪杰和文人墨客汇聚之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大抵险深输道德,于今榛莽蔽楼台。”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南京独特地理环境的感慨,同时也借以抒发对道德与文明的尊崇。尽管历经沧桑,昔日繁华的楼台已被荒草掩盖,但道德与文明的精神却依然熠熠生辉。
最后,“吟毫千百年间事,剩写江南庾信哀。”诗人以自己的笔触,回顾了千百年间金陵的兴衰往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如庾信(南朝梁代文学家)的哀思,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南京这座古城的独特情感和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