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一)

御极三宸正,调元一气淳。

铜台漳水夜,玉匣汉陵春。

地拓山河旧,天升日月新。

自今遗老内,有是四朝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神宗皇帝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御极三宸正”,以“三宸”象征天地人三才,表达了神宗皇帝在位时国家治理的和谐与正统。接着“调元一气淳”,进一步强调了神宗在调和自然与社会秩序方面的成就,使得国泰民安,风气淳厚。

“铜台漳水夜,玉匣汉陵春。”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夜晚的铜台与漳水与春天的汉陵相映衬,既展现了神宗在位时的辉煌与荣耀,也暗示了他去世后留给后世的深远影响,如同春日之于汉陵,生机勃勃,永远铭记。

“地拓山河旧,天升日月新。”这里通过“地”与“天”的意象,表达了神宗在开拓疆土与提升国家地位方面的功绩,同时也预示着在他去世后,新的时代即将开启,国家将继续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进步。

最后,“自今遗老内,有是四朝人。”这句话点明了神宗作为一位深受敬仰的君主,不仅在其在位期间,即使在他去世后,依然受到遗老们的怀念,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四朝人物,体现了其深远的历史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神宗皇帝在位时期国家治理、社会和谐、疆域拓展等方面的赞颂,以及对其去世后仍被怀念的感慨,展现了对这位伟大君主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266)

毕仲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其二)

北极回天象,西陵法帝居。

松门黄道直,帐殿紫宸虚。

宴罢千秋节,哀缠六尺舆。

御诗兼手诏,新见睿思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恭挽哲宗皇帝二首(其一)

遍覆仁无外,尊居道可名。

就尧方日出,过杞忽天倾。

海阔金凫下,宫开玉锁鸣。

早知龙竟去,铸鼎不须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恭挽哲宗皇帝二首(其二)

容卫千官出,攀号万国同。

新名西下垒,空定北郊宫。

天泣时零雨,神游恐御风。

孤臣如在列,应许抱遗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恭挽宣仁圣烈太皇太后四首(其一)

受遗开嗣圣,约礼避前人。

听览从公议,艰难付老臣。

宫车闾阖晚,帐殿巩原春。

似待吾君长,云轩即上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